前言
《设计实践周I》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集中实践类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集趣味性、操作性、社会公益性较强的实践课题引导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探索和思考、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如何帮助弱势群体的探讨。
本次课程共推出材料的创新应用-纸材的延展性设计、以自然教育为目的的快闪花园、引导学生探讨空间为主的游戏世界中的空间设计和关注弱势群体为流浪动物而做的流浪动物之家四个课题方向。
纸材的延展性设计
通过调研探究”纸“的特性,深入推敲及探索形态的抽象艺术处理完成设计草图、方案的探讨、模型的制作、后期图片展示等内容并进行记录。
一、课程导入
![1214D](/__local/0/C7/1C/16751D9DC1BFB292892C8F0340E_FBC1DDF4_1214D.jpg)
上图: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纸材的实验
通过用普通纸张在课堂进行如下尝试:
将一张完全湿透的餐巾纸,设计一种可以承受5个手机重量60秒的作品;在不改变一张纸外轮廓的前提下,改变其高度;将十张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叠加在一起,在不改变其外轮廓的前提下,至少从两个角度可以同时看到10张纸。
二、成果展现
在进行趣味性探讨后,接着探究”纸“的特性,借助合理的“功能”,再定义”纸“的用途;深入推敲形态的抽象艺术处理,“载体”形式不限;最终形成的成果如图:
![A48CB](/__local/8/AE/3E/A2BF5258F6AAA890A91D76D38E8_FE8C072B_A48CB.png)
上图:纸质成果图
快闪花园
“快闪花园Pop-Up Garden”,由国外的“快闪公园Pop-Up Park”衍生而来,是通过几小时的短期集中式作业,由社区群体依据前期的简单设计框架合作建成的小型花园。
在本次工作坊中三位教师团队带领学生以自然教育为主题,通过短期集中式课程实践,在清凉山公园中营建出可供市民参与互动、有自然科普意义的小型临时性花园景观。
一、前期方案
1.前期调研
学生完成分组后,各组按照理论讲授部分安排,进行调研展板的制作与场地调研,形成初步设计想法并进行调研展板汇报;方案调整后进行搭建材料的市场调研,对方案的可行性、造价进行小组讨论与汇报。
![19A49](/__local/6/F2/16/1B956EDBE86F00CAA71F84190B2_59C471F2_19A49.png)
![F5415](/__local/9/48/41/4A363DFA23640C62541CE7B08B9_42EB0567_F5415.png)
上图:学生去公园调研市民需求
![BB5A5](/__local/E/3F/D2/DBA2D1622F28F87B67454FA9085_3A781BC0_BB5A5.png)
上图:学生材料调研过程
2.草图及模型
确定设计方向后,小组进行设计方案的草图绘制,绘制内容包括实体框架规格尺寸、材料名称与活动初步策划。方案草图确定后,进行1:10模型搭建,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推敲,方案确认后进行模型拍照。
![](/__local/5/2E/9A/896665640AC3896C97F169B41B4_064A9ECE_D2B1.jpg)
![](/__local/B/44/8F/6DBE3FA7A38D80F4426D78DDBFE_3CA80629_15061.jpg)
上图: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方案推敲
![](/__local/5/D7/E9/399F25378E3BA09E49FE280A9E0_1FC8A756_4CDC3.png)
![](/__local/3/A8/80/8B85722E186E86C4EE8444D8FC8_82BC7664_46354.png)
![](/__local/5/DE/86/E18603D953ABF98A213485E35AE_D9A3DADC_4F117.png)
上图:学生进行模型推敲
二、设计方案
对已修改完成的方案进行SU建模、渲染效果图以及展版设计,同时完成活动策划书、活动海报的制作。
![](/__local/B/65/26/D541C803E4399FDCEA45077A7CC_F7C87CE8_80113.png)
![](/__local/7/E9/B5/C194534D317BAED51A6FE7A536F_133D43DE_290EC.png)
上图:方案、海报
三、快闪花园搭建
1.营建准备
方案确定后,同学们就开始在学校进行试搭建,在加工材料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__local/A/69/D0/CA38F411B3793A60F36FA05384A_5D272036_114C1.jpg)
![](/__local/9/B0/1F/BE3BF6A3B946A15CE4F4EB74BDB_C69EFEF5_155A8.jpg)
上图:学生在进行搭建工作
2.活动现场
各组采买材料并在所提供场地内营建快闪花园,进行主题活动运营,营建快闪花园的要求为:搭建快、拆解快,活动结束后不留痕迹;要有植物和自然美感;有自然教育主题,鼓励公众参与体验式学习。建议学生废弃物再利用和物品租赁。
![28675](/__local/8/A8/39/DD7AC9FAE54B5C71078B0D0C0E9_5A6876ED_28675.jpg)
![2DC80](/__local/5/2B/E0/A1FD746366543381D10A42A3B4F_180D1268_2DC80.jpg)
上图:活动现场
![](/__local/1/D4/03/FC19538992B3901140D2330229A_03B194BC_1C1C2.jpg)
![](/__local/B/5F/D9/E2E76B2FF5591D70C9DD6699A33_6AB9F4B9_6C145.jpg)
上图:公园市民参与快闪花园活动
3.课题结语
该课题以自然教育为主题与清凉上国家森林公园合作,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引导学生营建快闪花园,为公园增添健康活力,给市民带来自然科普。同学们在以往的设计类课程中仅考虑方案的设计部分,而在本次工作坊中,同学们更多成为了组织者的角色,从前期的市场调研,花园方案设计,施工营建和活动策划,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社会服务与社会创新。
游戏世界中的空间设计
该课题以《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游戏中的空间世界为基础,结合现实世界的地形空间,通过利用Rhino,GIS等电脑数字模型技术,重新构建和分析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空间环境。基于以上空间地形原型,进行初步设计,并利用激光切割机进行设计建模表达。
课题将构建、分析与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利用景观数字技术和实体模型进行设计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一、前期阶段
1.游戏空间的解构与建构:
学生选择游戏世界中的部分地图区域,通过采用千层饼分层认知的方法,从地形、植被、水系、道路以及构筑物多个层次解构游戏空间的景观特点,之后再通过二维CAD到三维Rhino的数字化建模,生成空间环境模型。
![](/__local/8/5B/1E/B6A1CD190AD7A55A9071D43C068_BFC7923B_FB88.png)
![](/__local/B/BE/15/413279F784288D8AFA535249B85_70A6558D_27140.jpg)
上图:空间原型
2.现实空间的分析与重构
根据之前所选的游戏空间,寻找与其相似的现实空间。通过利用GIS对下载的实际场地DEM图纸进行分析,得到一系列场地地形分析图及点云数据,并通过Rhino生成三维数字模型。
![129EC](/__local/A/77/02/BD7964C9B548B8AD2868713BA34_8D4D7800_129EC.jpg)
上图:老师指导在进行图纸设计指导
![](/__local/D/70/C4/2BA73EA4B2F4C73B15439C65D7E_84A3EC02_41E1B.png)
![](/__local/7/33/F4/71569EE081595A17B7C2D1725D9_BB87A127_E4FB5.png)
![](/__local/E/07/EE/6AE0FB475CD2F7EF3EC69E7F06A_B76F23A0_CEE0.png)
![](/__local/1/2D/CD/B64C7A14591241F15B49ED743FC_E0119ADE_173FA.png)
上图:GIS分析图
![2A794](/__local/F/78/C6/BC4022F858667E5C96AEA72B428_224E594E_2A794.png)
上图:学生用软件制作的三维模型
二、成果展现
基于以上游戏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地形原型,选取合适比例的空间环境进行场地观景空间和道路的初步设计,利用工坊的激光切割机完成实体模型制作。
![](/__local/D/E9/99/61A5ECBD078ACE1C5066338C3BA_CD42758C_19039.png)
![](/__local/1/7A/BB/D68DB5245BEFEE014589875685B_825A4444_185F8.png)
上图:实体模型
流浪动物之家
通过对流浪动物的现状、相关救助制度的调研、流浪动物救助站的走访,带领同学们探索如何为流浪动物提供一个适合放在户外的庇护场所。
一、前期调研
在课题开始之前,要求同学们进行对流浪动物的现状、目前国内外的动物的领养及流浪动物救助制度等相关内容进行调研,同时,切实走访救助站,了解我市流浪动物救助现状。
![](/__local/F/04/86/568D6754C643E5280B4C96F632C_CFECB39A_24022.png)
![](/__local/D/AD/27/D07D7E3A01E4A7E3D2E331949E1_B10BF6B2_1E1DF.jpeg)
上图:救助站走访
二、成果展示
通过前期调研的资料,确定制作动物之家的流浪动物类型,并针对该种动物的特性进行方案设计,在方案推敲的过程中,同时确定制作模型的材料。最终完成图纸设计展板和宣传海报。
![10CCF](/__local/2/AB/E8/ADCDA8E51D2DE175BAE03492A3A_7CCB511A_10CCF.jpg)
上图:老师进行方案设计过程指导
![](/__local/F/C7/75/9F492B7AD347E260C2DC9B08857_5D8137CF_2B718.jpg)
![](/__local/1/40/9D/34AE63F40F4D4B2D96A4EAAEAB0_6044C897_29761.png)
![](/__local/5/41/D2/368B1712D667E165A273BFB9F00_3C3D064E_14E9F.jpg)
上图:方案设计图纸
![](/__local/0/62/FA/F57A0054154102265FA23647B3B_9F61B245_48CE2.jpg)
![](/__local/E/AA/9B/009F545951A1E485E1718D18E91_460C5132_3A990.jpg)
![](/__local/1/41/83/329C9AFA83C924A918699B6059F_B38A5252_20ED1.jpg)
![](/__local/1/53/9C/599ABD6BA67B5FF7B2BE4920687_7E98F1BE_2680D.jpg)
上图:宣传海报
三、实物成果
方案确定后,同学们通过设计方案开始进行实物制作。
在实物制作过程,同学们针对不同材料的特性进行制作同时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最终完成1:1大小的实物,放置在公园、街角等僻静之处供流浪动物们使用。
![ECD9](/__local/C/09/E3/D03355E03DFD0B03774FD0F966E_60BA9534_ECD9.jpg)
上图:实物制作过程
![](/__local/2/A2/3C/F2759CDB40977772C1924E184C4_B088AEF6_1A563.png)
![](/__local/7/12/80/7DFE15CA56F2D22950E331DC660_F6EBF058_9A7EA.png)
![](/__local/C/7B/53/8435DE5B68BB72731E2CB3DC2D6_C35B359E_273D2.png)
上图:实物成果
结语
本课程通过材料的创新应用、自然教育、空间探索与构建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四个课题方向的探索,让学生了解到环境设计的根本意义:环境设计不止是运用山、石、木等材料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更让同学们了解到,更是可以将所学为转化为为社会服务与社会创新的力量。
环境设计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