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2024年度(第十三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西安欧亚学院巡展” 现已正式开幕,展览共呈现20组(21位)具有独特视角和艺术表达的艺术家入围作品,展现了当代摄影艺术的新锐力量。他们分别是:柴觅、陈川端、陈渊博、董亚林、高山、高岩、郭常聚、姜雪、蒋涵萱、李想、吕佳桐、彭佳、秦念&姜惠文、任泽远、孙小舟、谭荔洁、涂晓连、文豪、杨越乔、张紫璇(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展览开放过程中,我们陆续推出参展艺术家及作品介绍,帮助大家了解展览内容,往期点击👉“潜行:2024三影堂摄影奖作品一览(part 1)”,感兴趣的朋友请及时到场观展。
● 吕佳桐
⽣于1988年,摄影师、艺术家,现居纽约。2017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专业,获得艺术硕⼠学位。她的创作主要以创伤经验和家庭关系为中⼼,深⼊挖掘个体经验与社会⽂化以及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吕佳桐的作品曾⼊围2024年索尼摄影大奖的专业肖像组、2024三影堂摄影奖、第五届切尔西国际摄影⽐赛,并曾展出于⽐利时布鲁塞尔摄影节、意⼤利Charta艺术节、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满Candela画廊、芝加哥Filter艺术馆、纽约伍德斯托克艺术家协会及博物馆等。她曾获得2024 LensCulture艺术摄影⼤奖、2023图⾍OPENSEE摄影奖年度⼤奖、2023年东京国际摄影奖的荣誉提名、2022年纽约摄影艺术中⼼的荣誉提名,以及2019纽约艺术基金会摄影艺术奖金。
《无依之地》系列,艺术微喷,2023 ©吕佳桐
《无依之地》系列,艺术微喷,2023 ©吕佳桐
《无依之地》探讨了当代美国社会中被严重忽视的慢性莱姆病患者群体的生存状况。通过私密的叙述,记录了这些患者所长期承受的不为人理解的病痛,生活困境与情感疏离。
2021年,我的身体突然出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症状,主要包括严重疲劳、头痛、脑雾、肌肉僵硬、关节疼痛、神经刺痛、失眠,以及难以承受的抑郁和焦虑。基于这些症状,我被诊断患有神经系统莱姆病,并接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提供的标准莱姆病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我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持续加重恶化。在感到绝望和无助时,我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藏在社会中的庞大慢性莱姆病患者群体。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受到许多个体故事的启发,并于2022年开始拍摄项目《无依之地》。
据CDC统计,在美国每年约有476,000人被诊断并接受莱姆病治疗,这其中不包括大量被误诊的病例。由于CDC提供的测试不准确和误导性信息,许多患者在早期发病阶段被误诊,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间。除了应对病情日益恶化之外,他们还常常面临失业或被迫终止学业的困境、来自亲人和朋友的误解、医疗不公所带来的创伤,以及由于CDC和保险公司不承认慢性莱姆病的存在而产生的巨大经济压力。无数患者的痛苦被忽视,甚至被指责他们的病痛是来自于他们的想象。数十年来,慢性莱姆病患者一直在等待医疗体系重视他们的病痛,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他们愤怒,他们害怕,他们感到被自己的身体所背叛,感到孤立无援,他们的声音不被听见,仿佛被困在一座看不见的孤岛中。
*2023年10月25日 ,CDC更新了有关“感染后慢性症状” 的页面。承认莱姆病和COVID-19等其他疾病一样 ,在感染和常规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慢性症状。这一变化或许会对CDC关于莱姆病的治疗指南和医学研究产生一定影响,并有可能在未来影响有关慢性莱姆病治疗的保险政策。
● 彭佳
1989年出生于西安。2012年获得工科学位。2020年开始进行摄影创作。作品曾刊登在孤独图书馆公众号,《人物》杂志等媒体。选入阿那亚孤独图书馆推出的“幻像phantom zine”计划,出版zine《mama》。
《mama》系列,喷墨打印,2021 ©彭佳
《mama》系列,喷墨打印,2021 ©彭佳
4岁时,父母离异。母亲跳上一个陌生男人的摩托离开了。至此,很难再开口叫“妈妈”,转而直呼其名——李爱军。随后我跟着父亲生活,很少见到她。最后一次见面是大四——她已是癌症晚期,2个月后去世。2017年,我经历过一场持久失眠,进而开始长达两年的心理咨询。咨询围绕的主题是和生母的关系。此时才意识到,生母是一个我极力想避免却绕不开的存在。
2021年我开始着手拍摄一个和母亲相关的作品。期间整理她的遗物,了解过去的事情,扫描她留下的大量照片,频繁去墓地拍摄。最终以生母一生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由老照片、新拍摄的照片、文本三个部分共同构成。
作品虽然叫“mama”,但不只关乎母女,还包括我母亲——作为一个没有太多学历背景的女性,为了爱情丢下铁饭碗,再一次次被时代甩脱。她经历了计划生育、创业经商热、南下打工潮,她恣肆过,贫穷过,最终在47岁——还非常年轻的时候——因为癌症离世。她是时代的「耗材」,却也是鲜亮的、热烈的一生。而作品中也加入了我对她重新认识后所带来的情感与认识的变化,囊括了我对于母女关系的重新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大抵相似的母女关系——而这总关乎奉献与伟大。我想借由这个作品,提供一种特殊的范本,一个女性在脱离了传统的女性枷锁、背离了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只为自己而活之后,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我无法评判我母亲的一生,但最终同为一名女性,我理解了她的选择。
● 秦念&惠文
现生活工作于东京、深圳,组建了“December 32”双人艺术组合。“December 32”是一年的年末与另一年年初间的缝隙,我们把一些遗落的光景安置在这一天里。我们的创作方法结合摄影、绘画与数字影像等,意图连结传统媒介与新技术、传统精神与新概念,以基于图像的方式,来捕捉那些日常生活中潜藏的非日常感知。
《貘》系列,AI图像综合材料,2023 ©秦念&惠文
《貘》系列,AI图像综合材料,2023 ©秦念&惠文
《貘》系列,AI图像综合材料,2023 ©秦念&惠文
《貘》——貘者,梦为食 可复现。
貘象鼻犀目,牛尾虎足,黑白相间,在东方传说中是一种食梦、造梦的异兽。以其暧昧不清的出处,“东拼西凑”的相貌,与食梦的特性闻名。传说中,他们吞噬梦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梦境重现。
《貘》这个系列的基础图像均由AI图像生成工具Midjourney生成,这是一次我们用本体(AI)生成喻体的尝试。在这次展览的版本里,由二十个具有梦境特征与隐喻意味的小章节构成。
在《貘》这个系列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开始时是以一种前反思式的状态,用投喂、指令等方式在Midjourney累计生成了数万张图像。在这个用户主体意志已经偏移的图库里,我们开始有意的择取一些意外的、巧合的和非典型性AI特征但同时又具备“摄影结构感”与超现实属性的图像为基底,经胶片相机翻拍、暗房演绎、用传统摄影的方式在新的“在场”(Being-in-the-world)关系中做了一次回归,从而模糊观众对其存在属性的判断。至此,我们也进一步化为AI象征物貘的一部分。
受作家博尔赫斯影响,我们被其作品中映射出的,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特性的悠远洞见所启示。在这次展览中,我们以其短篇小说《沙之书》中所描绘的那本无限之书为灵感,将《貘》这个系列做成书籍式的装置来呈现。其中二十个章节分别象征同一本书打开的偶然一页,对应博尔赫斯所说“所有的书都是一本书,所有人分享同一个灵魂”。而其所言将在AI时代明示,我们将面对人手一本无限之书的局面。
我们在遭遇,以及参与运用AI这个“他者”的过程中,寄以《貘》这个系列的产出,试图来重新审视、探讨关于主体性、在地性、创造力、副本、拟像、符号、边界、后殖民主义等一系列概念的新老问题。但首先我们希望《貘》是属于诗歌的、直觉的,一个无国界的重奏。
当然,还有关于黑色的美学。
● 任泽远
1997 年生于中国宁波,他的实践涉及移/错置和居间性的概念。结合摄影、录像、行为和装置,他近年的创作在不同的海岸上展开和迭代,检视传统历史和时间的线性模型如何被海洋扭曲或断裂,并思考遗忘、记忆、萦绕和另类知识之间的纠缠。任的作品已经在国际上展出和放映,包括 de Young Museum、Microscope Gallery、Sol Koffler Gallery、Photo Open Up Festival、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宁波美术馆等。他于2022年入围UCCA Lab新锐艺术家计划。2023年,他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摄影系取得纯艺术硕士学位,并获得Graduate Commons Grant。
《从海岸到海岸(序言)》,单频道彩色有声高清影像,2022 - 2023 ©任泽远
《从海岸到海岸(序言)》,单频道彩色有声高清影像,2022 - 2023 ©任泽远
2022年夏天,我因中国复杂的检疫政策而放弃回国的打算。从居住的美国东海岸出发,我前往太平洋彼岸离家乡最近的旧金山以寻找一种可能的归属感。散文式电影《从海岸到海岸(序言)》在个人旅途遭遇、过去的残余物和若干代理之间来回摇摆,审视海岸模糊的时间性和自己在彼时的居间状态。
这是长期项目《从海岸到海岸》的序幕。该项目将分为几个章节,讨论的主题包括祖先的海洋性认识论、船只的形象以及中国沿海光学导航设备的历史遗产等。
● 孙小舟
工作生活于北京,以摄影、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主要作品《猎人》《潜流》《鲲游》《湿温》《Mysterious Force》等。主要展览:《寓言》 2017 年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西安欧亚学院,2017;《闪耀路径》 Shining Path,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潜流》个展,北京 White Field,2021;《指间之诗》,南京逸空间,2022;《鲲游》个展,上海 Society Gallery,2022;《Mysterious Force》个展, 江阴 CHIC U LOFYT ,2022;《指间之诗》,PHOTOFAIRS Shanghai,2022。
《鲲游》系列,综合材料,2020 ©孙小舟
《鲲游》在此系列中,我用中国式极简的拍摄方式表现传统之美,使用中国传统工艺与当代工艺结合的方式处理作品细节,以呈现我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思考与探索。花、鸟、残荷、竹、古树等在中国诗词中往复出现的意象,用摄影艺术传递出东方世界的诗意语言。
《潜流》是嘶哑的自语,如蜘蛛般默默而又持续地编织着自己的世界观。怪异的姿态、事物的衰败、诡异的氛围、死亡的气息、暗淡沉涩的风景等。用摄影艺术表现出暗藏在内心的悲情及力量。
我认为世间并无完美之物也无完美之事更无完美之人,作品保留了制作痕迹,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我希望借此来表现残缺之美。两套作品并置展出从尺寸到内容都是一次对抗,作品在制作上不同于传统摄影作品制作流程,作品制作加入了中国传统大漆、黄金、矿物元素及中国墨等材料。
●谭荔洁
于2010年至201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2015年作为交换生赴伦敦金士顿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现生活工作于深圳。
作为视觉艺术家,谭荔洁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影像的现实和对当下的思考结合,运用动物、植物、梦境、符号来思考事情,通过影像创造一段悬置的时刻。她善于将画面打造成一个梦境,去捕捉那些充满诗意的瞬间,定格在面对世间万物时的灵感与共鸣,制造出迷离、奇幻的视觉体验和交织着梦与现实的异想故事。
《忘记她,像忘掉一朵花》系列,水彩纸蓝晒,2023 ©谭荔洁
《簕杜鹃的故事—秋园》系列,即显相纸,树脂,2022 ©谭荔洁
《漫长的圈-𨑨迌盐田》,纸基银盐照片,灯箱片,2022 ©谭荔洁
她的簕杜鹃,一张1992年的照片。
作为第一批深圳二线关特检站女兵的子女,艺术家谭荔洁无意间翻阅到一张家庭老照片:在父母离开家乡,来到深圳后的第一个家里,妈妈身着边检站的绿色制服,手中抱着刚出生的自己,身旁一隅,是一簇盛放的簕杜鹃。这是《簕杜鹃》系列创作的缘起。
这些曾经飘摇在她幼年记忆中的植物,这些沉默不语的观察者,当回忆的风掠过它们的花叶,新的吟唱也随将开始:母亲工作过的二线关边防站和铁丝网,偷渡者的故事,城市中生命力旺盛的簕杜鹃和同样热烈而坚韧的人们,高新园劳动者的群像,消失的古盐场……故事叠在了故事上,故事从未讲完。
每一个“我”都是历史中的个体,不同的时空、历史、现实、记忆一层层的交叠在“我”身上,“我”在这无数关系中,内在于这个共同的、辽远古老的海洋;这个过去的、未来的、不断形成中的海洋。簕杜鹃、母亲、深圳、盐田、二线关、CBD、Bougainvillea......这些在历史的海洋里面浮沉、翻涌、聚散、多义的信息,藉由艺术家与老照片的相会的契机,生发了新的连接和错综,艺术家沉潜和搅动在其中,在无名和未见之处结网捕捞,在变化的涟漪与浪花中,“我”才开始认识我:我是谁,这是何处,我在此处何为,这些根本性的追问,唯有在此地,才愈发真切、明白、了然。
● 涂晓连
网用名涂丫, 2000年毕业于瑞安市第三中学,爱好文学音乐,喜欢独处。不曾想过20年后的有一天会接触艺术摄影,像是生命里的偶然或必然。艺术是风,我是风中的小草,与其说风吹草动,不如说是自己的心在动。因为摄影,我的内心有了一个转化表达的出口。不是很擅长写简历,只希望每次的表达是完成自我的一次释放,更接近真实的自己。若是有人触动也是因为被他自己的生命经验所触动。想做一个纯粹活着的人,想做一个能怜惜和抚慰那把被动地割开过自己皮肉的刀子的人。
《MISS她》手工书系列,扎染布、纱布、哑光粗面纸、旧书封面纸、宣纸、红线、发丝、萱草花等,2023 ©涂晓连
《MISS她》手工书系列,扎染布、纱布、哑光粗面纸、旧书封面纸、宣纸、红线、发丝、萱草花等,2023 ©涂晓连
“我又记不起她的面容了,这使我感到可怕和痛苦。我不仅记不起她的外貌,而且没有她的任何东西,无论物品、手迹还是别的痕迹,连一丝血迹也没有留下,就像有一次我看见的那种像樱桃汁似的淡淡的鲜血。她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
这段来自某本文学书上的文字,像是专门为我而写。我把摄影手工书取名《MISS她》,“MISS”意味着失去,也意味着思念,我失去了她,也思念她。“她”是我的母亲、我的姐姐以及一部分的自己。四十年来,我始终和过去的记忆纠缠,不知如何释怀。虽然她们与我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但她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空白一片。我不知该如何去回忆、想象、描述,何况那些片段,只有破碎、不堪、
痛苦、恐惧、死亡……。
我记得姐姐幼小冰冷的身体被抬上板车的一幕,那是我第一次面对人的死亡。不清楚那时候自己几岁,只听说她因为百日咳死了。而母亲呢?是更早些,没一点印象,不知是小不记事,还是选择性失忆。后来,长大才听说关于她的一些悲惨遭遇。一个底层妇女被某些枷锁套牢而凄苦短暂的一生,可能没有人会记得她来过这个世界。但,她是我的母亲。
时光不能倒流,让我阻止过往发生的一切,我唯一可做的,就是在模糊的碎片的记忆中,修补一个个虚构的真实,在残缺的图像里重建一个个完整的“她”。我以这样的方式将过去连接至现在,尝试与长期处在阴影中的自己达成和解。
●文豪
1989年出生于湖南株洲,2012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摄影系,2022年研究生满分毕业于德国富克旺艺术大学摄影研究与实践专业。自2008年开始,以影像为主要创作媒介,实践创作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影像媒介与自我生命的关联及转化,去创作具有自我生命空意识及“精神空间”的影像艺术作品。
近期个展:四个幻想,三影堂,中国厦门(2023),抽象的真实,52号画廊,德国埃森(2020),痕迹,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奖,中国平遥(2019);近期群展:注意主义, 得一美术馆,中国沈阳(2022),富克旺艺术大学毕业年展,德国埃森(2022),中途,富克旺美术馆,德国埃森(2020),鲁尔区当代摄影与媒体艺术节,德国埃森,(2020)
《去-回》系列,艺术微喷,2022 ©文豪
《去-回》系列,视频静帧,2022 ©文豪
《去-回》系列是文豪在德国游学五年完成的最后一个系列。在这个系列中,他第一次将相机对准德国的社会与城市文明。两个对立放置的视频,文豪熟悉的行走在德国的街道上,他有着明确的目的地,德国的城市景观、人们日常的活动行为,在视频里以一种向后隐去又不断更新的方式,交替出现在画面里。当城市景观在文豪面前展开并随着他的走动而消失时,实际的旅途可以设想为身体、情感、智力或精神上不可避免的活动或者是成长。视频的总长为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是他在德国的家与火车站的距离,也是两种文化差异间的距离,他用了五年的时间,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去认知、理解、打破、接受。
在这个系列中,另一个重要的创作动机是与他同在德国的一位好友在2020年的意外去世。这个事件,刺激文豪思考自我生命中的“悲”与“欣”。如果我们把生命中的“悲”与“欣”同样理解成一段路程的起点与终点,那么行走在这段生命的旅程中,他又看到了什么,感知到了什么?这个系列的图片部分,文豪通过对摄影媒介自身语言及特性的思考,把对“悲”与“欣”的理解隐藏在了构成画面的具体元素及关系中,最终以双联画的形式,传达出一种“交集”的感受。成组的双联画内容与细节丰富,安静的场景引人沉思,这些图像需要在许多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比较。
“我们为什么必须去?我们为什么又必须回?《去-回》带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性,我把这种方向和目的理解为一段关系。一段存在于两者之间,存在于两地之间的关系。关系里的起点和终点,他们是生与死、内与外、熟悉与陌生、有常与无常...... ”文豪的自述,清楚的描述了他自己对于生命双重性的理解,并且在他的行为视频与双联画中,找到了与这种关系的转化与连接,让观众停留在他的视频和照片前,凝重观看与长久思考。
●杨越乔
杨越乔 (b.1999) 是一位电影创作者和摄影师,现居伦敦从事影像策展工作,尤其对非传统的纪实叙事方式感兴趣。她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获得了电影学士学位,随后在UAL完成了新闻纪实摄影硕士学位。
与英国的华人以及东亚和东南亚群体紧密合作,她的实践围绕着记忆、历史抹除、移民和离散群体的复杂经历展开。她的创作跨越声音、电影和摄影等媒介,其中包括作为BBC New Creatives的一部分与英国Institute of Contamporary Arts合作的项目The Fabric of Sound。她的混合媒介项目《The Undesirables》入选2023年的New Contemporaries,并曾在英国The Bomb Factory,Output Gallery,Open Eye Gallery, Grundy Art Gallery,Camden Arts Centre等机构展出。
2022年,她在伦敦创办了Sine Screen弦影像,一个新兴的放映组织,致力于展示来自中国和东亚、东南亚的独立纪录片和纪实影像,旨在对东亚和东南亚文化展开更加深入与多维度的讨论。
《The Undesirables》系列,艺术微喷,2022 ©杨越乔
《The Undesirables》系列,艺术微喷,2022 ©杨越乔
太多人失踪了。
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自愿离开的,他们知道是被强迫的。
因为有太多人失踪了。
“Undesirable”一词来自英国内政部一份编号HO 203/926的文件,题为《强制遣返不受欢迎的华人水手》。这个词语被用于描述二战期间在英国商船工作的华人劳工群体,战争结束后在整个英国社会对于外来移民充满敌意和焦虑的背景下,他们的存在被视为问题。
在40年代中到晚期,一群华人水手从利物浦的街头陆续消失,再无音讯,留下数百个相信自己被遗弃了的家庭。整个事件被隐藏在秘密法案半个世纪之久,直到今日,对这段历史的还原和想象只能通过故事、坊间传说、家庭口述史和零散的档案文件拼凑而成。
此纪实项目以肖像摄影、影像、剪报、档案材料的再创作等混合媒介形式试图介入这段复杂历史, 放大私人档案与档案机构之间叙事的冲突和张力。与五个家庭密切合作,项目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聚焦历史事件带来的三代人的代际创伤和身份缺失。他们第一人称的碎片化讲述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对一段被抹去历史的集体叙述。
●张紫璇
1992年出生于山东,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MFA摄影专业。她的创作围绕着对录像、摄影和声音的调研与实践展开。张紫璇的作品关注影像的物质性;媒介本体和观看的主体;视觉转化的形而上学及其社会历史内涵。通过在不同层次上开采和冶炼影像的视角和内核,她试图创造不断转化的符号、情感与知觉系统,在人与物、自然或动物之间共享。张紫璇目前是de ateliers的驻地艺术家,她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阿姆斯特丹。
《我出生在公司》系列,艺术微喷,2019-2021 ©张紫璇
《我出生在公司》系列,艺术微喷,2019-2021 ©张紫璇
《我出生在公司》系列,艺术微喷,2019-2021 ©张紫璇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在制作关于矿和冶炼的作品。我不仅关注围绕着采矿和冶炼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价值和劳动,也关注人类对待矿物资源的物质性思维如何提供看待影像媒介的不同视角,开采资源作为创作主题和开采影像作为思考方法总是并行在我的实践中。《我出生在公司》是这整个艺术实践的起点。
我并不是出生在一个“地方”,而是出生在一家“公司”。我的故乡是一个1970年建立、曾隶属于中央管理的公司镇,以采矿业为经济支柱。那里有学校、广播站、电视台、医院、电影院,但都仅服务于公司里的员工。它曾经可以足够自给自足,以至于小时候我一度认为所有的城镇都叫“公司”。生长在90年代的社会主义公司镇,共享的物质、充沛的集体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家庭隐私的密
集入侵伴随着我的童年,直到我离开那里。2000年以来,在市场经济、公司改制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张力一直存在,只是工人似乎从这些张力的主体变成被张力卷入的客体。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不断地延循记忆返回那些至今存在于故乡的空间、事物和人,曾经庞然的公司挥发成幽灵潜入他们的身体,在这个不断向前、不断离开的过程里,我想重新认识
那些由集体成为个体的人们,而作为历史的工业与政治似乎仍旧隐秘地联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潜行:第十三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西安欧亚学院巡展现已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0月27日,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