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2024年度(第十三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西安欧亚学院巡展” 现已正式开幕,展览共呈现20组(21位)具有独特视角和艺术表达的艺术家入围作品,展现了当代摄影艺术的新锐力量。他们分别是:柴觅、陈川端、陈渊博、董亚林、高山、高岩、郭常聚、姜雪、蒋涵萱、李想、吕佳桐、彭佳、秦念&姜惠文、任泽远、孙小舟、谭荔洁、涂晓连、文豪、杨越乔、张紫璇(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展览开放过程中,我们将陆续推出参展艺术家及作品介绍,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及时到场观展。
●
柴觅
她的艺术实践围绕着个体身份、经历和思想游牧展开,使用多种媒介挖掘和聚焦日常生活中的可见线索和隐秘关系,揭示其中的模糊性和流动性,关注不同时空中的个体或群体困境。她的艺术探索串联或融合了多种媒介:运动影像、摄影、绘画、装置、文本、表演、策展等均成为了她的工作路径。其工作持续地展露对物、生命体和意识关联方式的探索,以及对固化概念和既定规则的反思。
《A的寓言》系列,艺术微喷,2023 ©️柴觅
《A的寓言》系列,艺术微喷,2023 ©️柴觅
《A的寓言》系列,艺术微喷,2023 ©️柴觅
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历史中被不断地传播,并不断被改写,这个过程如同山谷的回声,烽火台的浓烟,或是在时间中发酵的谜语。艺术家柴觅认为:故事的意义并不仅仅包裹在文字之内,而更是在故事之外。在她的近作《A的寓言》中,艺术家积极地参与到一个个以古代寓言故事、老照片、网络搜索、动物摄影、古代图画及布景所构建的故事剧场之中。在其中,观众会看到人为操作的种种痕迹(截取、折叠和涂改),以及围绕着寓言故事却跳跃于不同媒介的图像。与这些散落在不同时空中的图像不期而遇,相互编织为富有惊喜和趣味的故事线索。
“一个图像”引自Boris Groy的话说,“从来不能仅仅被复制,(与复制同时发生的)而是被布景或被表演。”作品起源于我对《伊索寓言》的阅读感受,以及2015年开始至今,我关于动物园的实地拍摄以及相关阅读和写作为背景展开。在过程中,我对所搜集的图像进行了手工书写、涂改、打印、扫描、拍摄以及数字处理,并根据个人感受制造了图像之间的线索。对于亲身在动物园中拍摄的动物,我在它们的面部布置了黑条——一种有幽默感和探索性(有黑条的地方就意味着有动物)的聚焦方式。我希望通过一系列貌似严肃的图像考古工作,寻找寓言故事在历史中的涟漪,并向当下发问:故事是否依然具有话语权,谁才有讲故事的权利?
●
陈川端
B.1994,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硕士,学术方向主要集中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教育、自然教育、土地情结与亲生物癖。他以摄影与制图作为媒介,关注人与自然的联结与现代生活里的呼告,对自然科学与超自然现象着迷,尤其偏爱虚构的事物。出版摄影书《Restrained Orders》、《Belly of The Giant Serpent》、《喜欢来跑去》、《Restorative Topophilia》,并入选 “TOP20·2019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2023 图虫OPEN SEE·年度十大摄影师”,曾举办个展「旷野呼告」、「这片土地使我痊愈」、「克制秩序」、「无根据颂」等。现作为创意人/艺术家工作并生活在中国,育有两只猫咪。
《世界在巨蛇的腹中》系列,摄影与AI 数字技术,2023 ©️陈川端
《世界在巨蛇的腹中》系列,摄影与AI 数字技术,2023 ©️陈川端
《世界在巨蛇的腹中》系列,摄影与AI 数字技术,2023 ©️陈川端
这组作品记录了旅途中的一段意外之旅,在一处名为诺古黎斯的小镇,我度过了冬天最后的时光。育有三个孩子的道尔顿夫妇收留了我,但这里的餐前祷词引起了我的好奇,人们会在感谢树木、稻谷、乃至所有的动物之后用一句话作为结尾 ——“世界在巨蛇的腹中。”
退休教师帕特里克和我说起小镇的往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颗陨石坠落在诺古黎斯,它有着蛇的鳞片,触摸过的孩童能远离疾病与危险,获得庇护;他笃信宇宙的起源也是如此:尘埃凝聚成蛇的形状,最终蜷缩成星球,进而孕育生命与文明。
神父会在春天到来前举行仪式,在那几天出现的神迹成为我记忆模糊的超自然体验:包括窗外看不清脸的身影、剧痛的身体和浑身长满鳞片的梦境。
我再也没能回到诺古黎斯,又或者诺古黎斯并不存在,巨蛇的腹中是以“庇护”为名的消化液,在某一段时间我看到世界被圈养起来,浸泡在温暖的苦水中。
●
陈渊博
1996年生于浙江温州,201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2021年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摄影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与伦敦。受从小在多元的环境下成长的影响,他主要以家庭的集体记忆、海外华人的境遇与乡愁为触发点去创作。传统的大画幅摄影是他目前重要的摄影创作媒介,同时他也常常将行为、刺绣以及装置融入在实践中,以拓宽作品表达的边界。
《悄悄话》系列,艺术微喷,纸上刺绣,2021 ©️陈渊博
《悄悄话》系列,艺术微喷,纸上刺绣,2021 ©️陈渊博
《悄悄话》这些双联照片记录了我与在英国新冠滞留者们的亲密对话。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起,一些在英国的华人不慎感染了病毒,便滞留在了英国。他们有的思乡、有的无助、有的另寻生活的出路。我拿起大画幅相机开始拍摄他们的肖像与陪伴他们的物件,采访他们并将他们的故事缝在纸上。
如果《悄悄话》是尝试去看到同为滞留者的他人,《对她说》则是在整理这段滞留生活里的私人记忆、感受与反思。
作品中我将女朋友从初期感染“德尔塔”病毒到了解回家政策的经历作为出发点,并融入我为她在英感染新冠期间所写的十七篇日记(节选部分并转为录音)。这组是把维持坚强时的心声倾诉,也是向motherland将疑惑倾诉。
男,70后,自由摄影师、独立撰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获奖:作品《苍生》获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银奖;作品《江的子民》获2020年第二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展摄影师资助奖;作品《迷城》获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参展经历:2021年11月,作品《迷城》在浙江美术馆群展;2022年1月,作品《迷城》在重庆造创意共享空间个展;2022年10月,作品《迷城》参展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这是一本未能完结的摄影故事书。书中讲述了2020年,中国重庆的一位摄影师——“我”为了排遣心绪和一些纷扰,从城市里跑出去寻找大荒山的传奇经历。
历时大半年的寻找,“我”终于在中国西南的群山之中找到了一座被当地人称为“大荒山”的地方。这座大荒山山高谷深,一面是绝壁耸立,另一面则是荒草丛生,虽不算太高,但因道路艰险,终年云雾弥漫,极其隐蔽,外人难以发现……
山中绝壁之下有一村落,名曰大荒村,有一百多户村民居住。村民主要以种植和畜牧业为主,过着相对封闭的农耕生活。村中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一些老人与儿童留守。这是一座正处于降解中的村庄。大荒村周围遗留着一些历史痕迹,比如白塔、荒庙、悬棺、佛迹等,但村民对于大荒山的过往历史却知之甚少……
我在这里的游历中,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事物,特别是对于无底洞和无稽崖的探索,让我仿佛误入一个未知世界。而大荒村周围也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物像,它们大都是一些易逝之物,有着物哀之美,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大半年后,我踏上归途,结果路上出了大意外,我搭乘的车子翻进公路边的沟渠中,幸好只是侧翻,没有酿成大祸。但我还是受伤不轻,回家养了两个多月才基本痊愈。
最令我痛心的是,我存储这次考察影像的移动硬盘被摔坏了,后在电脑城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才找回少量数据,大部分已丢失。本书所呈现的影像即是根据找回的资料所编辑,很多地方都因此有遗漏,连接不上,甚至没有结局。
大荒山的很多影像再无迹可寻……
●
高山
1988年生人,现居云南大理。自幼喜爱绘画,没有接受正统的艺术学院教育。2007年开始摄影至今,其作品涉及到摄影,行为,影像装置,关注人本身作为独立的个体的生活及生存状况。展览:2023 “来自她,艺术家和他们的母亲”(LE BAL.法国巴黎);2022 “于风暴中心治愈我”(仓美术馆.杭州);2021瑞士比尔摄影节(帕斯夸特艺术博物馆.瑞士比尔);2018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 “色影无忌新锐摄影奖展”(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6色影无忌新锐摄影师大奖;2018 Alec Soth 提名2018 MACK摄影书奖(英国伦敦);2019 Aperture-Paris Photo第一本摄影书大奖(法国巴黎);2019策展人后藤由美女士在《英国摄影杂志》提名2019年度艺术家。
《毫厘互渗》系列,艺术微喷,2019-2023 ©️高山
《毫厘互渗》系列,艺术微喷,2019-2023 ©️高山
《毫厘互渗》系列,艺术微喷,2019-2023 ©️高山
作品是由生活中的丢弃物通过各种力的组合搭建拍摄而成。
这些丢弃物从生活周边捡拾而来,在与物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物与物的结合需要力来链接,进而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距离,我所关注的问题就在这样的构成中以力为支点在不同的距离之间相互渗透。
关于力的文字化描述如撕扯、吊着、拉着、支着、顶着、坠着、牵引、勾着等,通过这些“力”的动作呈现出物与物之间的抗衡与重组。
作品从2018年开始构思,最开始的工作在中国北方完成。所关注的问题有关物的权利、人类情感记忆、个体的存在,流动与迁徙,剩余价值等问题。
用物与物产生的力分离出多种层次状态,物体之间的构成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模拟。
在2021年我搬到了中国的云南,从中国的北方到中国的西南,天然的自然环境使得创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品也从关注现实问题到对个人内在的探索与关照。
●
高岩
1980年出生于河北省,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2008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院硕士后阶段(Post-diplôme)。摄影作品先后展览于法国巴黎大区摄影中心、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里昂天空的蓝当代摄影中心,中国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器·Haus空间、西安美术馆、日本旧日本银行广岛支店等艺术机构。
《第三次摆放》系列,艺术微喷,2017 ©️高岩
我于2010年10月从法国回到天津,逐渐适应国内生活节奏的同时发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并不够了解。为了更好的认识当下的生活,我开始走访中国各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试着领略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和发展。在一次次探索历史,追寻文化的过程中,我逐渐对博物馆陈列物件的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看似日常的生活用品在经过特定秩序的摆放之后就会呈现出某段历史的一个切片。于是我尝试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公共记忆是如何由日常物件的摆置所构建的?我使用最简单和直接的摄影语言来记录博物馆里的展陈式样。当相机复制了展陈现场,我发现凝视的力量使图像生成了独立于现实的视觉空间和更为靠近那段历史的时光。
●
郭常聚
男,山东菏泽人。时尚摄影师、独立艺术家。毕业于汕头大学,肄业于威斯敏斯特大学。工作在北京、上海等地,在自由时间着重于个人项目创作,对于讨论社会现实、人性、事件本质探索等主题有浓厚兴趣。
《The Same Moment》系列,哑粉纸,2023 ©️郭常聚《The Same Moment》系列,哑粉纸,2023 ©️郭常聚《The Same Moment》系列,哑粉纸,2023 ©️郭常聚
图像为视觉服务,没有使用视觉能力的人是无法阅读图像的,图像导致了获取信息的不平等。所以我尝试去削弱或减少这种获取形式上的不平等。
我使用了ISO为1.6的胶卷,这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数值,这导致相机无法读取正确的数据,然后默认设置为标准的ISO100,这个标准数值就像普通人的视力,而ISO1.6的数值低的像盲人的视力(盲人的定义是指在视觉上存在障碍的人群),相机在使用标准值的ISO来测量光线时,因此这可能会导致最后的底片曝光严重不足。但当摄影师按下快门,这一个瞬间是公平的,因为摄影师、视力残障人群和普通人在经历同样的时刻。
我打印并装帧了这些照片,并在相框上添加了盲文描述了这张照片的内容(拍摄时我会记录下这张照片拍摄的内容)。普通人可以直接用眼睛观看这张照片,视力有缺陷的人可以用手指触摸相框上的盲文去获得信息,包括我自己作为拍摄者在浏览这些并不清晰明亮的图片时获取到的内容也是不准确的。
●
姜雪
出生在中国东北,工作生活于罗兹(波兰)和上海(中国),毕业于波兰罗兹国立电影学院(本硕),其间获奖学金赴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交换一年。曾工作于波兰fotofestiwal 与德国ZKM美术馆。系列作品《wonderland》获得2019tiff biennale一等奖并举办个展,毕业作品《Daydream》获得2020 ZA外国艺术家奖,于2020年在fotofestiwal举办个展。艺术作品见刊于GUP Mag. TON Mag. COSMO Mag. PH Museum, ZiWU Journal等。2021年回国,曾在NOWNESS China 任职专题编辑,现在是自由摄影师和撰稿人,为英国Reverse Parking乐队制作歌曲封面,为ARTnews、ZiWU Journal等平台拍摄、撰文。
《白日梦》系列,胶片数码转印艺术微喷,2019 - 2020 ©姜雪
《白日梦》系列,胶片数码转印艺术微喷,2019 - 2020 ©姜雪
《白日梦》系列,胶片数码转印艺术微喷,2019 - 2020 ©姜雪
人的形状本就是缓慢变化的,只是同一个时间频率中的我们自己看不到。刚过去的漫长停滞,或许使得人的“异化”变得更明显。人的形状会随着科技 、生态 、关系(人与人、人与物的),随着周遭的一切变化。不仅是人的形体扭曲变形,物件也会随之狰狞膨胀。
在这个系列里,我模拟了一个这样的世界,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我们的平行宇宙,环境日常和我们类似,里面生活的“生物”有着介于物件和人类之间的形体,TA们交谈,伫立,看电话,甚至与你对视。观众在“开门”的动作之后被邀请进入,眨眼间便离开,好像庄周梦蝶。但谁知道,我们真的离开了吗?
这本书里是在我的毕业作品《白日梦daydream》的基础上补充而来,照片由胶片拍摄,用实体的影像讲述虚拟的故事,也是自己周公之旅留下的一点可触碰的纪念。
●
蒋涵萱
影像艺术家、独立导演、上海美术学院专业教师。⽜津⼤学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双硕士学位。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展览、电影节三⼗余次,包括2019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2019考⽂垂双年展、2020欧洲短⽚电影节、2019伦敦独⽴电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NOWNESS天才计划、2021国际诗影像电影节、2019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并在英国电影频道UK Film Channel线上公映。作品曾在⽜津现代艺术美术馆、英国Harrow艺术中心、英国Beaconsfield contemporary art、韩国CICA美术馆、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上海K11、A4驻留国际艺术中心和其他独⽴艺术影院、电影节等展出和放映,并在英国电影频道UK Film Channel线上公映。作为艺术家代表团之一参加英国曼彻斯特“再续前缘:艺术创作和交流”活动(esea contemporary主办,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支持,2023)。曾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戴森美术馆、E.SCAPE艺术空间、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和ACENTRISPACE举办过个展。
《厨房里的谈话》系列,摄影,影像,2019 - 至今 ©蒋涵萱
《厨房里的谈话》系列,摄影,影像,2019 - 至今 ©蒋涵萱
《厨房里的谈话》系列,摄影,影像,2019 - 至今 ©蒋涵萱
2023年,在A4美术馆驻地期间,我加入了8个家庭的晚餐,与不同身份、性别和国籍的人们亲密互动。我们共享食物和即兴拍摄,像朋友般深入了解彼此。在影像1中,三位男性始于厨房的邂逅,他们各自怀抱着不言而喻的执念,在那些似梦又似真的瞬间中寻找着安宁与心灵的寄托。虽微小却壮丽。在影像2中,五位好友的交谈自然而然地涉及到了亲密关系、素食主义对生活的影响和身份认同等。整个过程既探索了日常对话中的沉默和信任,也关注分享私人意识和情感经验。
“厨房里的谈话”是一个长期进行的艺术研究项目。2019年,我在拉脱维亚里加驻地时被“厨房会议”这一交流环境吸引。厨房早已不仅仅是加工食物的地方,它融合了客厅、餐厅的实际属性,成为了一个公共空间。2020-2021年,我以在英国牛津的居所为案例,观察、体验并深入调查人们在厨房中的行为、交流和产生各种情感联结的状态。探讨将个体和其他共同体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形成“我们意识”。2023年,完成“厨房里的谈话III”。
●
李想
李想是个普通女孩,热爱自然,崇尚自由,李想200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闷头读书十八年后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学习儿科专业,从2019年底开始用相机拍摄自己,用自拍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直到现在。如果要更详细一点介绍李想,那李想是一阵风,是漂浮在世界上空的风,散漫地等待着她的命运。李想是哭泣的眼睛,是溢出来的爱,李想是赤裸裸的灵魂,是没有尽头的道路,是热烈的火焰,是广阔无边的大海。李想用自己的生命在创作,李想有透明的眼睛和滚烫的心脏。李想张开双手就要拥抱这世间的一切,李想有强健的双腿,就要走遍这世界的每个角落。李想在等待一双翅膀。李想说,她是一场梦境,一段童话。
《李想世界》系列,艺术微喷,2020 - 2021 ©李想
《李想世界》系列,艺术微喷,2020 - 2021 ©李想
《李想世界》系列,艺术微喷,2020 - 2021 ©李想
我的作品以自拍为主,照片里的模特大多是我本人,偶尔有我的朋友。我记录我某些时刻下的身体和内心,我觉得自己就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所感受到的世界。我的作品随着我的成长而不断发生改变。2020年初,我开始尝试用相机自拍,我在摄影创作中感受到极大的甜蜜,事实上,我那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许多事物对我而言都是非常新鲜的,世界对我而言色彩斑斓,一切都非常美好。那段时间我有许多的尝试,作品也大胆新奇,色彩丰富。然而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摄影为我打开了一扇看向世界的窗户,同时也为我开拓了一条自我探索的道路,我在对世界和自我的探索中产生许多的迷茫和困惑,同时多彩的世界刺激着我的感官,滋生许多欲望。迷茫,困惑,欲望...太多复杂的情感令我陷入一种混沌的境地,于是开始拍摄黑白照片,试图通过摄影明白关于生命,死亡,人生的意义等问题。后来逐渐拨云见日,尽管还有许多困扰着我的问题,但心境开始变得平静,我在摄影的过程中与大自然产生链接,我希望用摄影去表达爱,传递爱,给人带来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希望...
直到现在,我的作品还在和我一起生长——我的作品反射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反射着这个世界,我的生命将是一个庞大的项目,我用我的身体来记录这个世界的发展,我无法得知我和这个世界的未来会是怎样,但是我会一直拍摄下去,记录我从20岁直到我生命的尽头。
潜行:第十三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西安欧亚学院巡展现已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0月27日,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参观。
作品一览(part 2)
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