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人物|对话吴娅妮:持续创作让我在教学时保持新鲜

2021/10/28



这是一个不定期更新的对话式人物专访栏目,发掘艾德最具特色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关注设计/创意/艺术背后的人文思考,传递最有趣/有范/有料的多元表达



初见娅妮老师,她的身上便有一种宁静而淡定的气质,这种淡定源于她对于事情的把握有种了然于胸的悠然。在艾德任教近十年,她能清清楚楚记得自己初来学校的具体日期,却也坦言校园里还有一些地方自己都不太熟悉。


最为熟悉的地方是艾德的版画工作室,在那里,她常常独自或者和学生们在一起, 画稿、刻板、印制……工作室里时常窗帘卷起,光线能够自由地穿透进玻璃窗,照射在那些散发着木头和油墨味道的作品上。


对待学生她不愿以过来人自居,而是诚心把他们作为朋友,有学生给她写长长的手写信,她便认认真真回信,有学生找她聊天,她便耐心聆听。她像是一位麦田守望者,作为领路人不断进行自我探索的同时,却一直悉心关照和保护着那些在麦田里自由奔跑的年轻人。




   
   


「吴娅妮」


副教授

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

硕士获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学位、绘画专业

现为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版画工作室负责人



*参展及获奖经历

主要参展与奖项

2021年6月  陕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陕西西安

2020年10月 “百年历程西安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陕西西安中国画院

2019年9月  “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陕西西安

2019年11月 “第四届陕西美术写生作品展”/陕西西安

2019年8月  陕西省青年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8年12月  2018年全国第二届版画与设计展/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2018年10月  陕西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陕西西安

2018年10月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滚动资助作品展/深圳

2018年3月   中国艺术新视界青年创作人才优秀作品展/北京 中华世纪坛

2017年 6月   第一届陕西高校中青年教师艺术展/陕西西安

2016年11月   陕西艺术高校版画联展/陕西西安

2016年9月    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陕西西安

2016年8月   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恋物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上海

2016年3月   获批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北京

2016年2月   吴娅妮个人作品展/陕西西安

2015年10月  “钻石之叶——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 /北京

2015年5月    第二届陕西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陕西西安

2014年12月   签约国家艺术基金美术、书法、摄影资助项目/文化部

2014年10月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广州

2014年09月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美术作品展”/西安

2014年09月   陕西省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陕西西安

2013年07月  “全国第二十届版画展”/黑龙江哈尔滨

2013年05月   签约《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陕西西安

2012年05月  “陕西省第八届版画展”优秀奖/陕西西安

2011年05月  “显像之境﹒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丝网版画展”  /北京

2010年 07月  “陕西首届美术创作奖”优秀奖/西安

2009年06月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一等奖/西安

2009年05月  “第九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08年12月  “陕西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展”/西安

2008年10月  “第九届全国高校版画教学年会展”/杭州

2008年07月   “陕西省第七届版画展”优秀奖/西安

2007年02月    素描作品《背》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西安

主要策划展览

2016年版画与设计——陕西艺术高校版画作品联展 西安欧亚学院

2016年12月 西安欧亚学院素描课程展 西安欧亚学院

2017年5月“东写西读”一场东西文化艺术的解读之旅 西安欧亚学院

2018年1月 未来力—— 基础课程展/  陕西 大华1935

2018年5月“活色生鲜”一年级基础课程展览 西安欧亚学院

2018年11月 第二届全国版画与设计展、西安当代美术馆

2019年9月RGB·X 数字色彩作品展 大华博物馆

2020年7月 12+N绘画作品展 六公里艺术区


除上述展览外,吴娅妮老师相关个人作品曾发表于《美术》、《中国版画》、《西北美术》、《陕西美术》、《美术报》、《艺术世界》、《艺术北京》等重要刊物;画作被国内多家美术馆、画廊收藏,并出版教学相关教材两部、发表十余篇教学论文,获批从国家级到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Q&A

"Q=艾德艺术与设计学院    A=吴娅妮"



⌅ ⌅ ⌅


教学:“如果学生觉得你是他们的朋友,这门课其实就容易上了”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艾德任教的?刚开始任教的时候适应吗?


A:2012年91号之前,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时马上就开学了。其实在此之前,我读本科的时候,就在(西安)美院成教院带过课。当时我本科四年级,要修的课程比较少,美院那边比较缺版画专业老师,我很有幸的去带了一批学生。当时的学生们和我年龄差不多,版画课程动手操作比较多像在一起玩一样,也没有什么怯场,隔阂也很少,觉得非常有意思。所以,来欧亚正式当老师这份工作从一开始就没有觉得很难适应,能继续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工作反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Q:您在艾德所教授的《色彩》这门课程被评选为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可不可以讲述一下这门课程从搭建到发展,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历程?您个人在其中比较深的一点体会是什么?


A:《色彩》这门课程发展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2008年,它以传统的绘画模式进行授课;第二阶段2009-2016年,学院专家对学科平台组的基础课程组进行了艾德培训的计划,对传统色彩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全国影响力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第三个阶段2017-2018年,除了艾德培训计划内的色彩教学内容外,我院学科平台组引进了美国克里弗兰艺术学院的数字色彩课题部分,用来补充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课程中的空缺与不足之处。


这十年时间,《色彩》课程从比较传统的教学逐步转向具有艾德特色的创新模式,尤其在第三个阶段数字色彩模块教学部分,课程组再次尝试转型。现在我们已经对色彩基础课程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重点进行数字色彩教学部分的应用与推广,通过课题的实践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探索色彩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当然在《色彩》课程中除了引用国际课题外,我们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课题,与之相结合。因为我们是设计学院,如果再是以传统绘画为主的,可能对于孩子们的设计之路发展来说,前瞻性也并不是特别有利的。我们又将课程结构中数字色彩的多种形式教学纳入重要版块,并运用于学科平台三个专业中,为艺术学院的基础课程又增加了新的授课模式及方式。未来色彩课程的教学研究,将会广泛依托信息化平台和数字技术,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Q:《色彩》作为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呢?


A:其实,《色彩》这门课程的本质犹如在刨根问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色彩在使用的过程中确实存在感性的一部分,没有完全绝对的颜色,基本上都是相对的来谈论色彩。在专色印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数值来确定一个具体的颜色,但是在绘画中使用色彩常常会伴随着主观感受的影响。在教授学生这门课程的时候,理论的讲授是一定有的,同时也需要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分析色彩的特殊性。比如我们经常会问,为什么这个体系中用到的某种色彩会觉得不协调,原因是多种的。这些看起来很基础的问题,在教学生的时候,最好以案例或者是以一些小型绘画实验的形式,你会发现,学生能够很快速地会辨识出来。


现在的色彩课程是集绘画、电脑及设计基础与一体的新型绘画课程,这给我们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课程组的教师也进行不断的学习,提升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


吴娅妮老师工作照


Q: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您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A:在课堂上,我面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单一,而是多方面的,课程中不喜欢只是拿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判学生,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闪光点。相比作业,我更关注学生的想法,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些人喜欢口头表达,有些人可能更含蓄,我记得以前就有一个学生给我写了很长很长的文字,把在课上的感受和对自己的认识写给了我,后来我也用手写的方式回复了他。


学生喜欢和我聊天,有时候,他们问的问题不仅仅是学习上的,也有个人生活或家里的事情。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我也很放松,与他们像朋友般,如果学生觉得你是他们的朋友,那么这门课其实就容易上了。



Q:除了教学以外,您一直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坚持与热爱,这是很不容易的。如何在教学与个人发展之间做到一种比较好的平衡让它们相互促进?


A:其实这两件事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将自己的爱好变为职业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我在上课的同时自己也会去思考创作、不断创作,这样首先保证了自己不掉队,虽然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果我永远以曾经的知识去教学生,那就不会再有持续性的新内容产出,自己也会枯竭,这样面对学生的时候也会变的不那么自信,学生很可能也会对我产生不信任感,我指的是教学方面的能力。


持续性的创作也会让我在教学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比如学生在制作版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性问题——到底是网子松了,还是缺少颜料或者压力不足,其实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也来源于版画的创作经验。


吴娅妮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



创作:“创作里没有所谓的最好需要不停去思考和寻找那种感觉”


Q:在德国留学过程中,现在回忆起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这对于您有什么影响?


A:之前读书的时候和不同的艺术家交流比较多,看到了很多全新的艺术方式。从之前版画,到后来转到绘画色彩,其实也有一个过程,在几年的时间中其实逐渐在变化。这也使得我后来的创作不再单一,因为版画这种形式比较多样丰富,但我还是会极力去(探索),即使在用比较传统的一些绘画方式的时候,也会想要用一种不那么普及常见的方式去诠释。



Q:之前看到您的一组作品,是用色彩去表现城市,您在作品里说到“不是按照真实城市布局去创作,而是根据对于城市的记忆”,能否分享一下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


A:做这个作品的那段时间,我当时一直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来回跑,每个月都在变换,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也让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在哪里?这个城市属于我吗?还是我属于这个城市?像我们每天都在说“我们生活在西安”,但是这座城市与自我之间的联系到底在是什么?我认为城市实际上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构成的,这一系列的名字叫做《呼吸的城市》,我觉得呼吸很重要,有人的气息的地方,就是一个城市。


其实在描画每一个色块的时候,我会思考很多,因为基本上是在用色彩来表达空间,比如说橘色和蓝色一起,画起来是一样平平的厚度,只要你离开一米再去观察,你会发现橘色的色块是更有厚度的,这就是色彩美妙的地方,如何在平面里让色彩产生互动,这是我在创作中会去思考的。


吴娅妮老师作品《会呼吸的城市之四》

布面丙烯

175×150cm


吴娅妮老师作品 《会呼吸的城市之九》

布面丙烯

200×170cm


吴娅妮老师作品 《城市》系列


吴娅妮老师作品 《城市》系列


Q:在创作过程中,有遇到困惑或者很难以突破的时刻吗?


A:我觉得最艰难的问题是,创作中想要达到一个理想效果,但做出来的时候却常常不是理想中的样子,这时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去返工和优化。版画的返工比较麻烦,要倒推到最前面开始是很复杂的,那个时候会真的有一种心痛,会感觉做了这么久,还没有达到效果。实际上,创作里没有所谓的最好,需要不停去思考和寻找那种感觉。



Q:遇到这样的状况您会如何应对?


A:当我情绪比较烦躁的时候,喜欢做一些整理,甚至在学院的工作室也是这样子。我可能会把工作室全部收拾一遍,整理一番,然后就会感觉很舒服,或者是累累就忘记了烦恼。收拾完再坐下,喝杯茶,心境就缓解了很多。我喜欢舒适的环境,不喜欢太过嘈杂。



Q:创作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小习惯或者小癖好呢?

A:自己的小工作室有一扇窗没有安窗帘,有时候阳光特别好,我喜欢那种自然光照射的感觉,阴天的时候也很好,给人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有时候我创作的时候,也会习惯性记录视频或者照片,等到再次回顾的时候,你会在视频或照片里看到那一天的光线,也会想起当时的一些情景,很有意思。


吴娅妮老师作品《红军东征》

版画、木刻、丝网

120×160cm

2014年


吴娅妮老师作品 《文化建设》

丝网版画作品

120×78cm

2014年


吴娅妮老师作品

《狂飙诗人——柯仲平》

丝网版画100×185cm

2015年


吴娅妮老师作品

《基层注释之四》

丝网版画

71×50cm

2017年


吴娅妮老师作品

《山谷回声》

丝网版画

120×103cm

2020年


吴娅妮老师作品《当下图注》

丝网版画



生活:“学会享受当下,用美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Q:您除了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母亲。多重身份会给您带来压力吗,您是如何去应对和调整的?


A:肯定是有压力的,但即使如此,我的习惯依然是像平常做事情一样,首先思考这件事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从孩子们很小开始,我就会告诉他们:妈妈有自己的工作,你们自己要快乐的生活,每个人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平时生活中,如果他能做的事情,我会鼓励让他自己学着去完成;而在他确实需要我的时候,我会站出来。



Q: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瞬间是非常暖心的?


A:前段时间,我的右肩胛骨突发肌肉筋膜炎,持续近半个多月没办法抬手,没法画画,没法用电脑。有一天,我的孩子帮我扎头发,想要给我扎一个辫子,他扎得有点歪歪扭扭,每次回想起来就感觉很可爱,很感动。



Q: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似乎是每个职场女性都会面对的问题。您觉得女性在职场中,最大的优势在哪里?您有怎样的建议?


A:我觉得在职场中,女性或许比男性更累。因为抛开你是个职场人,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身份,需要考虑更多生活中的其它各项事情。实际上,教师这份工作,女性自身的亲和力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你如何给自己定位——看你到底是只想做好这样一件事情,还是需要做到同时几件事,如果是后者,那就不得不做好更多规划。同时也需要调节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毕竟有一个相对愉悦的生活状态,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适时的身心放松还是很有必要的。


创作中的吴娅妮老师


Q:平时生活中除了创作以外,还有什么个人爱好吗?


A:创作以外有时会去游泳,锻炼一下。有时周末休息的时候会开车去山里,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自然的状态。曾经一个人从柞水,一路盘山开了三个多小时山路到丰裕口,甚至开到了秦岭的最高点。那一天,路上的天气变化非常多,有雨、有阳光、还有飘落的小雪,有一种未知的感觉,蛮有意思。


Q:采访的最后,能否送给艾德所有同学们一句话。


A:希望同学们学会享受当下,用美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与学习。


2018年第二届全国版画与设计展开幕式


2018年第二届全国版画与设计展现场


RGB·X 数字色彩作品展览上吴娅妮老师现场分享


RGB·X 数字色彩作品展览现场同学观展




在拉丁语中,教育一词原为“educare”,意为“引出”,它意味着真正的教育实际上是将某种本身潜藏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这或许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尊重与了解每一个个体后,将一种客观和公正的意识思维传导给他人,这种“引出”并不容易,其中蕴含着极其强大的定力、耐心与察觉,而一直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喜悦。


初见娅妮老师,她的身上便有一种宁静而淡定的气质,这种淡定源于她对于事情的把握有种了然于胸的悠然。在艾德任教近十年,她能清清楚楚记得自己初来学校的具体日期,却也坦言校园里还有一些地方自己都不太熟悉。


最为熟悉的地方是艾德的版画工作室,在那里,她常常独自或者和学生们在一起, 画稿、刻板、印制……工作室里时常窗帘卷起,光线能够自由地穿透进玻璃窗,照射在那些散发着木头和油墨味道的作品上。


对待学生她不愿以过来人自居,而是诚心把他们作为朋友,有学生给她写长长的手写信,她便认认真真回信,有学生找她聊天,她便耐心聆听。她像是一位麦田守望者,作为领路人不断进行自我探索的同时,却一直悉心关照和保护着那些在麦田里自由奔跑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