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显温度,实习有深度:“双百工程”育人与服务的艾德样本

2025/09/30    阅读量:

近年来,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持续拓展专业实习的多元路径,构建了融合企业实习、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在内的多元化专业实习教学体系。其中,作为社会服务类实习的典型样本,“双百工程”结对帮扶的清涧县宽州镇牛家湾小学校园环境改造项目,便为学生带来了一门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的社会服务实习课。

本项目是以“双百工程”结对帮扶为背景的真实项目,通过“文化定位—环境改造—课程浸润”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帮扶模式,为清涧县宽州镇牛家湾小学师生打造了富有文化内涵的育人环境,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在实践与服务中收获了专业成长与社会担当。


实习伊始,学院组建了以专职教师耿暖暖、行业教师张伟为主的“学术+行业”双导师指导团队,同时联合陈斐、刘玥頔、李琳、刘晓洁、刘晨、刘凡祯等专职教师搭建实习护航专家团队,全面保障学生实习项目的工作推进与落地。


实习团队通过实地踏勘与精准测量,梳理地域文化,与校方确立了以清涧“石文化”为核心的四阶育人校园教育理念。

基于牛家湾小学原有环境中墙面斑驳污损,校园整体视觉形象陈旧失色,文化内涵及环境活力不足的现状,实习团队在专职教师与行业教师共同指导下,围绕“石”这一地域文化符号,开展了从理念提炼、视觉转译到空间表达的系统性建构工作。


01


校园原貌:



02


效果图:



03


施工过程图:


在为期数月的实习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项目的主动构建者。他们实地调研、与校方沟通、参与方案设计、跟进施工落地,最终将“石文化”融入教学楼外立面改造、楼道空间重塑等具体场景中,使原本单调的校园转变为具有文化认同感和教育感染力的育人阵地。


此外,实习学生还将“石文化”延伸至美育实践,协助开展“石头上的艺术魔法”公益课程,实现从空间营造到文化浸润的完整闭环。

对参与学生而言,这首先是一门扎实的专业实习课,他们在真实项目中锤炼了设计能力、沟通能力和项目执行力;但更是一节深度的思政课,他们在服务乡村教育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专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内在统一,体会到设计赋能教育、高校服务社会的深刻意义。


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社会服务实习项目,让专业实习更有温度,让社会服务更有深度,为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的艾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