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学季·设计无限|大一就该想的事→艾德过来人:职业规划藏在每一次实践里

2025/09/04    阅读量:

刚踏入艾德不久的大一新生,常常会在某个清晨对着专业课表发呆:


“这些课表的排列组合里,藏着怎样的职业密码?”

“职业规划要从大一开始吗?”


这些问题像颗悬在心头的石子。当听说学长学姐们敲开了金螳螂、CCD这些TOP企业的大门,甚至带着作品集拿到海外名校的offer或海外就业时,你或许会忍不住追问:他们大一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找到了答案?


那些闪闪发光的履历背后,藏着的不是遥不可及的天赋,而是对“实践”二字的提前注解,更是对专业困境的主动破局。今天,就让艾德的过来人告诉你:职业规划从不是毕业前才匆忙补的作业,它就藏在大一每一次拿起画笔的尝试、每一次参与实践项目的探索里。而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以项目制教学激活创新潜能,正是环境设计专业应对挑战、实现突围的关键所在。

CCD学长的实践故事:

Q.请你聊聊在艾德参与真实项目落地时的收获(比如跟着老师去工地量房和企业设计师改方案),这些经历如何帮你跳过求职初筛。

在校学习过程中,有不少课程会为我们提供去工地量房的机会。在这些实践让我能够切身感知现场空间的尺度并且熟悉施工工艺。拿着卷尺核对梁柱尺寸、标记管线位置,将图纸数据与实际场景一一对应。通过反复实践,我深入掌握了施工细节,能够在求职时清晰阐述“图纸到现场”的落地逻辑,这些实操经验有效提高了我们通过求职初筛的概率。


——环境设计21级 段含悦

就职于CCD郑中设计

大一接触金螳螂联合课程时,我还没意识到这是职业规划的起点。课程里,老师带着我们拆解真实空间设计项目,从客户需求分析到方案草图绘制,每一步都按企业标准要求。原本只是课堂作业的设计图,我跟着企业导师反复修改细节、调整空间动线、优化材质搭配,甚至熬夜完善效果图排版。这些被打磨过的作业,成了作品集里最亮眼的部分。大三找实习时,正是这份包含校企合作项目的作品集,让我顺利拿到金螳螂的实习机会。现在回头看,大一抓住校企合作的机会,不是简单完成作业,而是提前用企业标准训练自己,让职业规划从 “空想” 变成了看得见的实践成果。


——环境设计21级 薛天祥

就职于西部计划

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我真正感受到“用真实项目敲开职场大门” 从不是口号 —— 凭借在校期间深度参与的落地项目,我也成功拿到心仪企业的 offer。因为深圳郑中设计旗下拥有全球酒店室内设计排名第一的设计品牌香港CCD,是目前全球顶尖的设计公司,在艾德学习期间,其核心的项目制教学,走的是“全流程实战”路线:学生并非只在课堂学理论,而是会跟着专业老师走进真实工地量房 —— 在现场不仅能精准辨识承重墙的位置、理清水电管线的走向,更能在与施工场景的直接对接中,读懂设计图纸与实际落地的衔接逻辑,避免“纸上谈兵”的短板。


——环境设计21级 刘聪

就职于CCD郑中设计



金螳螂就业学长的课堂笔记:

Q.请你分享大一时如何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如金螳螂联合课程),把作业变成作品集素材。


经历了大学四年的项目实践,最幸运的是能借校企合作接触装饰行业里的龙头企业苏州金螳螂 ,在校时我跟着老师去金螳螂工地量房,和其设计师改方案,这些场景历历在目。而这些经历成了求职硬通货:我把参与的项目放进作品集,标清负责的设计模块,补充改稿学到的需求思维。比起只写“学过设计”的简历,HR一眼就看到我的落地能力,轻松跳过初筛。


——环境设计21级 谢伟雄

就职于金螳螂



海外升学的“时间管理术”

Q.请你揭秘一下如何通过国际化课程(双语授课、海外教授 workshop)提前适应留学生活,大一开始准备作品集的“时间管理术”。

我记得很神奇的是,本以为轻松的大学生活在入学第一周就在通宵做作业了,哈哈哈。所以大家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制作和汇报,基本上要能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你每次作业的成果就会是你作品集的项目之一了。我们艾德老师真的很权威哦。我的作品集就是我在艾德的作业汇总。


在制作作业的时候要将英语作为主要语言,这样同时锻炼了你的英文能力,大家在汇报的时候一定要畅所欲言,锻炼我们的汇报能力,在国外汇报分数占总分很大一部分。积极参加英文小组活动,认真备考雅思真的很重要哦。其次小组合作是国外学校教学的重点,所以在艾德我们也提前进行锻炼了小组合作的各种教学,还是很感激在艾德期间带给我们的经验可以给我在升学途中带来助力。


——环境设计19级 刘思雨

就读于ual伦艺

在还未完全明确设计路径的大一时期,我开始认真学习英语,制定雅思攻略计划。有了扎实的语言基础后,大二我开始构建完整的设计思维框架,正式启动作品集准备工作。感谢艾德老师的不断激励和指导,让我在众多可能性中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通过每学期workshop的实践训练,我学会了用国际化视角审视设计问题,为作品集注入更深层的思考。进入大三,大四我开始大胆进行创作实验,开始探索社会意义的项目,战后空间重建和基于非人类视角的犯罪学反诈议题研究。从宏观社会问题出发,深入微观细节分析,打破设计模板,跳出固有思维盒子。


——环境设计20级 吴雨欣

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



海外就业学姐的“早期铺垫”:

Q.回忆一下你在大学时主动参加艾德的国际化学术活动以及联合workshop,如何在互动中积累海外人脉。


在大二时期了解到海外升学项目,让我对海外升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于是刷本科GPA同时开始每天早上5点开始上外教课,晚上10点离开图书馆,准备作品集和考英语,大三递交海外硕士申请,最终6投5中,选择了米兰理工大学。


艾德邀请了很多行业内的专业顾问来给分院的学生做讲座,workshop还有各种各样的展览,包括学校的艺术博物馆成立也是我曾经作为志愿者参与进去,我在这些讲座展览中受益匪浅,而workshop的课程设计方式也和欧洲很多top的大学相似,让我能够提前习惯适应海外课程,这样前沿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环境设计17级 李婷

就职于澳大利亚MBMPL

金螳螂HR隐性要求:

Q.请你“吐槽”一下,企业更看重什么样的能力,比如画图技巧等等。

图画得漂亮,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企业真正渴求的,是能拆解复杂问题、落地方案的人才。这正是艾德实践教学的核心——不练“花架子”,专注在真实项目中锤炼解决问题的硬实力,让学生毕业即能上手。

——环境设计21级 谢伟雄


CCD团队的合作细节:

Q.请你分享一下在艾德小组作业中练出的沟通能力,如何让他在入职后快速融入团队。


在艾德的课程中,许多课程作业都需要小组合作。从最初的头脑风暴定方向,到分工执行、磨合创意,再到协调不同意见、统一方案。这些经历让我慢慢学会了如何精准地表达自己,也懂得了耐心倾听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些锻炼,我在入职后能更快地理解团队节奏,清晰地对接需求,高效地推进协作,顺利融入了新环境,适应了职场节奏。


——环境设计21级 段含悦


在金螳螂实习时,企业师傅跟我说 “企业要的不是“画图机器”,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这话我在艾德早有体会:小组作业里和同学改方案到深夜,学会沟通协调;工地实践中遇到尺寸偏差,跟着师傅想补救办法,练出应变能力。这些能力不仅让我通过金螳螂实习考核,也成了我在西部计划中的 “利器”—— 无论是企业还是公益服务,艾德教的 “务实” 都最受认可


——环境设计21级 薛天祥


入职后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多亏在艾德小组作业练就的沟通协作能力。老师引导我们 “先找共识,再解分歧”,做设计先明确目标再整合意见,避免争执。在职场的项目中,我与同事方案有分歧,先聚焦项目核心目标,顺利达成共识。小组作业的返工教训,也让我养成主动同步进度的习惯,帮助我快速获得团队信任,这些能力比专业知识更易帮新人站稳脚跟。


——环境设计21级 刘聪


海外导师的评价标准:

Q.能否回忆一下申请国外院校时,教授格外关注哪些,比如作品集等等。


我个人感觉在升学面试的时候,我的最大优势和得分点是在面试,是我在艾德期间训练的汇报能力让教授对我有很深的印象。作品集除去很亮眼的效果呈现,以及舒服的排版,最重要的应该是你的讲解,你对你作品的理解,和你想呈现的感觉,是国外教授需要你用语言让他感觉到的。其次还有自信,有扎实的作品集做基础,加上你的讲解,你会所向披靡。


——环境设计19级 刘思雨


回想我参与的一个室内设计项目,这段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设计为谁服务"“为什么要做”这些根本问题。项目初期,AI的兴起,我沉浸在炫酷的视觉效果和前沿技术中,但导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们:"用户不会为你的自我表达买单。"


在伦艺和格艺面试中,考官问及工作关系的意义时,我分享了这个转折点,企业合作则教会我在创新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我学会了用现实分析验证设计假设,迭代方案,最重要的是理解了多维度的回应沟通更有效地让对方跟你的思维产生互动。在最后教授说我们学校需要你这样的学生,当下就口头拿到伦艺,格艺offer啦。


——环境设计20级 吴雨欣


在大四的时候我非常喜欢一门景观设计的课程是和瑞典一家本土建筑事务所合作教学的项目,项目地址是在马尔默,去年我还去瑞典参观了曾经做过作业的项目地址,我觉得这些课程的设计是很多公立大学所没有的或者更偏向于理论层面,而艾德这门课设计得很好,更多的是站在国际化的视角帮助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发展,也算是一段项目经历,而这样的项目经历以及实习工作也都是海外导师看中的。


——环境设计17级 李婷



海外雇主的“加分项”:

Q.在海外求职过程中,你那些“最有成就感的经历”是为后期的职场提供更多肯定的。


实习经验,尤其在知名的公司企业实习一定是海外求职的加分项,我在欧亚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始在学校部门勤工俭学实习,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求职,简历大赛,这些都奠定了我很好的求职和面试优势,也是因为这些经历即使是去了欧洲,也拿到了意大利本土建筑材料公司的offer,国内字节/拼多多的offer,澳洲世界500强戴德梁行的实习机会,以及现在澳洲本土top建筑咨询公司的offer。


——环境设计17级 李婷


翻完学长学姐的故事,或许你会发现:职业规划从不是站在大一的路口空想大四的风景,而是握紧手里的画笔时就知道艾德的校企合作能给你真实项目练手,国际课堂能让你看见更宽的世界,跨专业的碰撞能点燃意想不到的火花。这些藏在日常里的资源,正是你此刻就能抓住的 “规划底气”

💪

今年恰逢西安欧亚学院三十而立。从这里走出去的我们,无论在金螳螂的工地上打磨细节,在伦敦的设计室里碰撞灵感,还是在创业的小办公室里拆解方案,都藏着母校教会的 “务实” 与 “敢闯”。那些课堂上的争论、实践中的碰壁、资源对接时的助力,早已成了我们行囊里最珍贵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