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成长计划】项目鼓励学生们走出教室,探索各种实践场景,让学生们能够与真实世界接轨,以在地化的视角观察城市艺术人文、体验当地生活,并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次研学的目的地是日本关西地区,为期7天6晚,行程包括京都金阁寺、岚山渡月桥、京都大学、京都清水寺、祇园、花见小路、奈良梅花鹿公园、东大寺、大阪世博会、大阪城公园、黑门市场、大阪舞州垃圾处理厂、三宫中心商业街、神户港、须磨海岸等景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场愉悦动人的研学之旅吧!
金阁寺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其舍利殿“金阁”闻名遐迩。金阁为木造3层楼阁式建筑,每层风格各异,一至三层分别为寝殿造、武家造、禅宗建筑风格,二三层覆盖金箔,在镜湖池畔金光闪耀,庭园也被指定为特别历史遗迹和风景地标。踏入金阁寺,仿佛走进了一幅精致的古典画卷,金阁与池中的倒影相互映衬,美轮美奂,让人不禁感叹室町幕府时期的辉煌与奢华,心灵也在这金碧辉煌与宁静清幽中得到片刻的洗涤。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简称“京大”,创建于1897年,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国立大学之一,与东京大学并列为日本学术界“双雄”。作为亚洲顶尖、全球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京都大学以“自由而独立的学风”著称,长期致力于基础科研与原创性突破。校园位于文化底蕴深厚的京都市,既坐拥静谧的人文氛围,又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京都大学共诞生了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与其他世界级科学家,是一所真正意义上孕育自由思想与创新精神的学术高地。
在京大,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被鼓励去质疑、探索、独立思考,正因如此,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渴望追求真理的青年学子。走进京都大学,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悠久的历史底蕴。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让人对这片孕育了无数优秀人才的土地充满敬意。



走进京都的东山,穿过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我们抵达了日本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清水寺。

这座建于公元778年的千年古刹,以其悬空木结构的“清水舞台”闻名于世,不使用一根铁钉,全凭匠心结构支撑于悬崖之上,令人惊叹于古代工艺的智慧与美感。站在舞台之上,京都城尽收眼底,山色空蒙,风吹古檐,令人心生敬畏。
在参观中,同学们了解到“清水之跃”背后的文化寓意——勇敢决断、一跃而下的决心。这不仅是一处名胜古迹,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这里,大家静心聆听钟声与风声交织,感受历史的温度,也在旅途中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愿望签”。有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对‘历史’产生触动,它不仅在书本里,更在我们脚下,在我们眼前。”

奈良东大寺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寺内的大佛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之一,殿内供奉着的卢舍那大佛庄严宏伟,高达15米多,是日本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站在东大寺的大佛殿前,仰望着巨大的卢舍那大佛,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座古老的寺庙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却依然屹立不倒,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坚韧力量,心灵也在这一刻得到了净化和洗礼。

在古都奈良的清晨,我们走进了最有灵气的一站——梅花鹿公园。
这里生活着超过千只自由漫步的野生梅花鹿,被日本人视为“神的使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传承。当我们手捧鹿饼,走近这些温顺的小精灵时,它们轻轻鞠躬、回应亲近,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令人不禁会心一笑。
大家在这里学到的不只是喂食技巧,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态的敬畏。导览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奈良鹿文化背后的神道信仰,也引导我们思考:在现代城市化背景下,人类与自然该如何共生?在这片被自然与历史共同庇佑的土地上,我们收获了安静的心境,也带走了一份关于共处的答案。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以“构建未来社会的设计”为主题,展现了科技、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展馆分布于梦洲人工岛,融合建筑艺术与互动体验,旨在探讨人类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世博会聚焦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与跨文化合作,吸引了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整体氛围科技感十足,又不失人文温度,是一次全球智慧的集中展示。



中国馆的外立面实景,整座立面以原木色为基调,立柱如竹简般垂直展开,仿佛一部缓缓铺陈的古籍长卷,诉说着东方的智慧与沉静。大面积的楷书与行草书法沿着竖向铺陈,笔力遒劲而不张扬,内容引经据典,既有哲理,也有文化记忆的沉淀感。建筑曲面柔和,向上延展的形态配合屋顶格栅引入自然光,形成动静之间的对话,让人恍若置身书香山水之间。

意大利馆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以“艺术与生命的再生”为主题,展出了生物材料与AI设计结合的创新成果,馆体本身就像一座“呼吸”的建筑。

卡拉瓦乔《基督下葬》


比利时馆以可食用城市为构想,内部设有立体农场,展示可持续农业与智能食品系统。展馆既具童趣,也传达深刻的环境意识。德国馆主打“永续生态”的主题,参观者通过佩戴智能吊坠与展品互动,整场体验更像一场动态学习旅程,设计沉稳理性又极具未来感。泰国馆采用高塔结构与竹材编织,呈现“幸福社会”理念,强调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并通过沉浸式影像展现泰国医疗与智慧农业的发展。联合馆则汇集多国风貌,通过多语种多文化的交汇展示跨国合作成果,不同国家的风格在同一空间交织,犹如地球村的缩影。

亲临现场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未来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以一种温和且人性化的方式逐步渗透我们的生活。相比往届,这次世博更注重人与世界的共感连接,既震撼,又耐人回味。

大阪城公园围绕着历史悠久的大阪城天守阁展开,四季景致更迭,春有樱花如云,秋有枫叶如火。园内绿地宽阔,跑步、野餐、赏景的人络绎不绝。历史与自然在此交织,是都市中难得的静谧之地。

大阪舞洲垃圾处理厂外观酷似童话工厂,由奥地利艺术家百水设计,色彩斑斓、线条怪诞,颠覆了人们对“垃圾”的刻板印象。内部实际是一座高效运转的环保设施,将艺术、功能与环保理念巧妙融合,是“美学功能主义”的另类典范。其中,“3R”reduce、recycle、reuse理念的输入,也在日常生活中引领我们积极实践。




【敬请期待】
下期旅行成长计划:迪拜&阿布扎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