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命题驱动、双导师协同、跨学科融合、
市场思维、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在全球数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2025第13届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创新创业赛道义乌小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奖项,其中17组作品获省奖,3组作品荣耀亮相西部赛区路演,这不止是学生才华的高光绽放,更是《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硬核教学改革的胜利印证!从课堂草图到国家级大赛舞台,这场跨越的背后,是欧亚学院如何用国家级赛事重塑课堂,让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课程内容大升级:
国家级赛事就是我们的“真项目工场”!
谁说课堂作业只能是模拟题?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团队(张雨欣、李宗泽、刘莎妮、闫吉、王媛、王彬、赵铂等)直接把“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的重磅企业命题——义乌小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搬进了课堂。
课程团队:

这不是纸上谈兵。课程以义乌商城集团的真实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求学生作品不仅要“颜值能打”,更要具备商业转化潜力,直击“小商品创新设计与市场转化”的核心痛点。这完美践行了“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课程创新性地引入“创新创业导师 + 企业/专业导师”双轨指导机制。作为创新创业导师,张雨欣老师负责植入商业思维、市场逻辑、用户洞察;视觉传达专业导师(李宗泽、刘莎妮、闫吉、王媛、王彬、赵铂等老师)则把控设计专业性和视觉表达。双导师并肩作战,确保创意既“飞得起”,也“落得地”。
从“我想做”到“市场要”:学生们不再是闭门造车。在课程引导下,他们深入剖析义乌产业特性,将用户痛点(如差旅人群的舒适需求、非遗文化的年轻化表达、国潮设计的现代应用等)作为设计的原点。
《创新创业基础》教会他们的第一课,就是与真实世界共情。
①






罗可飞

梁二草(梁晓彤的猫)
作品名称:逸枕 AirZen
学生姓名:罗可飞、梁晓彤
指导教师:张雨欣
作品简介:精准狙击差旅痛点!模块化设计、超薄TPC材料、涡轮充气泵... 解决传统颈枕臃肿、收纳不便的硬伤,妥妥的“出行神器”潜力股。



罗亦妙
作品名称:朱仙镇木版年画包装设计
学生姓名:罗亦妙
指导教师:李宗泽、张雨欣
作品简介:让千年非遗“赛博”重生!几何解构、荧光渐变,Z世代审美拉满,评委盛赞其“赋予了非遗商业呼吸感” 。这就是用设计语言讲好商业故事的典范!



倪奕涵
品名称:三彩盛世—国潮系列
学生姓名:倪奕涵
指导教师:闫吉、张雨欣
作品简介:古艺新生!将唐三彩的华美凝练成现代包装符号,让传统纹样成为叩击当代审美的密钥。“删繁就简”,正是课程强调的“有效设计”精髓。
教学模式新突破:
创新创业思维
为设计作品穿上“营销铠甲”!
《创新创业基础》与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合作,才是这次成功的“秘密武器”!
这不是简单的课程叠加,而是深度联动的“价值共创”。视觉传达专业课程负责产出高水准的平面/产品设计方案(创意蓝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则负责用创新创业的思维和工具对其进行“包装升级”和“落地赋能”。
课程教会学生如何用营销的语言来阐释设计价值:目标用户是谁?核心卖点是什么?市场竞争力在哪?成本与体验如何平衡?这让学生们在路演(如成都西部赛区路演)中,不仅能展示精美设计,更能侃侃而谈其背后的市场逻辑和商业潜力,让评委看到作品从“好看的图”变成“能卖的商品”的完整路径。

张雨欣老师、闫吉老师陪学生们
在2025第13届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西部赛区路演现场合影




从视觉叙事的整体把控,到材料工艺的落地可行性优化,再到市场逻辑的清晰梳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动,打通了设计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培养闭环。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设计不止是审美,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商业语言。”
这场从学校课堂到大赛现场的精彩旅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竞赛专题学期”创新实践的硕果,更是《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团队以“真实项目驱动、跨学科融合、市场思维贯穿“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一次高光验证。
在教育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赛事育人的大旗下,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用行动证明:当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悬浮,而是深深扎根于真实产业需求和国家级赛事平台;当专业教学不再孤立,而是与创新创业思维紧密耦合,学生的创造力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教育的价值就能在市场的土壤中结出丰饶的果实。
未来,艾德学子手握这份从真实战场淬炼的底气,必将带着更多能“打”又能“卖”的创意,持续为“产教共生”书写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