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西安解放路商圈的老建筑仍镌刻着时代印记,解放数创广场和复兴商务中心的外立面logo已成为串联历史与未来的新坐标。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依托跨学科团队优势,深度参与西安解放路商圈升级项目,主导策划、公共空间改造、视觉创新及导视系统升级全流程,为老商场注入转型动能。作为项目主导者,我们以 “产学研协同” 为纽带、“项目制实践” 为路径,让这两处设计不仅是视觉符号的革新,更成为撬动老商圈转型的“文化引擎”。


解放路商圈曾是西安商业的“金名片”,但近年来,老旧商业体的标识系统却成了发展短板:
功能割裂:传统 logo 仅作为标识存在,与商业体“数创”“复兴”的业态转型定位脱节,无法引导用户认知升级;
文化失语:多数商业标识缺乏在地性表达,未能呼应解放路作为西安老城商业根脉的历史价值;
协同缺失:设计方、商户、运营方缺乏联动机制,导致logo设计与后续招商、客流转化需求脱节,设计服务需承担 “价值传递” 功能;
功能单一:仅作为标识存在,无法传递商业体的业态升级与场景创新;

以 “在地文化+功能属性”支撑,打造从“单一标识符号→业态认知载体→商圈文化地标”的差异化标识系统:

复兴商务广场:经典与现代的融合
地理位置:
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186号,原苏宁易购广场
空间适配:针对骑楼遮挡问题,采用15°倾斜安装角度,确保在8-12 米车视距内无视觉盲区;
字体设计:提取钟楼飞檐的曲线元素,源于皇城根下的文脉复兴,既有传统宋体的特征,又不失现代商务的简约与明朗,传递“复兴”的温润力量;
功能复合:联动广场内五星级商务、咖啡业态,实现 “商务社交 - 信息获取” 的场景闭环;
材质创新:运用哑光金属与玻璃叠加工艺,在不同光线下呈现“传统肌理 + 现代通透”的双重效果。




解放数创广场:科技与历史的碰撞
地理位置:
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166号,原西安悦荟广场
字体基因:以西安城墙砖纹为灵感,带领学生提取西安城墙轮廓、解放路老商铺招牌的折线元素进行设计,象征数字时代的创新裂变;
街区环境适配:分析解放路30米、50米、100米视距下的标识可见度,采用 “超粗黑体 + 折线切割” 字体,在车流与步行视角下均保持高辨识度;
色彩体系:采用原商业体色彩为主色调,叠加渐变色,既呼应明城墙的历史厚重,又彰显数字产业的活力;
材质实验:国标1mm不锈钢板焊接烤漆,背板1mm镀锌铁皮焊接烤漆,石材上侧面厚度10cm,门头上侧面厚度8cm,防水光源,灯珠间距4.5cm,白色亚克力面板贴透光膜,呈现金属质感,呼应 “数创” 属性。


项目落地后,两组logo设计不仅成为解放路商圈的视觉地标,更彰显了高校产学研的深层价值:
产业端:两个商业体的定位更加准确,客群以及商务会谈量均有增加,实现了 “视觉设计 - 客流转化 - 业态升级”的正向循环;
教学端:学生参与的调研数据、设计草图、材料实验记录已纳入课程案例库,8个实践案例走进课堂;实现实践反哺教学;同时,我们也认为,高校设计团队的价值,不在于完成一个设计项目,而在于通过产学研协同,让设计成为破解城市问题的钥匙,这既是教学的意义,也是设计的温度;
社会端:logo 设计中蕴含的历史元素引发市民共鸣,西安老牌商场改造等话题引起热搜,激活了城市记忆的情感连接,唤醒市民对老商圈的情感认同;
目前,两个商业体的logo设计已成为解放路商圈更新的标志性成果,好的商业标识,不该是孤立的装饰,而应是能呼吸、会生长的商业基因。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 “设计 + 商业 + 城市”的融合路径,让更多老城空间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