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西部高校设计新秀齐聚西安欧亚,“室内设计6+”2025联合毕业设计华西区答辩收官

2025/07/08    阅读量:


(华西区)终期汇报


2025年6月21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西安欧亚学院联合主办的“室内设计6+”2025第十三届联合毕业设计(华西组)中期答辩及学术交流活动,在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圆满举办。本届联合毕业设计的总命题为:《更(Gēng)新•更(Gèng)新——"再定义"空间设计》,华西区命题为:《新山海——「山海经」主题环境空间再造》。来自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东北林业大学、西安欧亚学院6所高校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以及学会邀请的点评嘉宾、设计企业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终期答辩会。本次毕业答辩汇报会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官方视频号、新浪家居乐居LIVE、筑龙学社、等视频号线上直播,获得10万+的在线流量。


01

嘉宾致辞

Guest Speech


李界序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主理

主办方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主理李界序致辞,对各位评委嘉宾及高校师生来到表示欢迎,并向学会表示了感谢。随后介绍了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发展概况及专业特色,并希望大家通过本次答辩会对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建立起全新认识。



蒲蓉

山海长安&山海幻市执行总裁

华西区命题单位山海长安&山海幻市执行总裁蒲蓉女士致辞,希望各高校答辩团队能够将跨越千年的山海经空间哲学融入进现代生活,解码山海经空间基因,通过光影、材质等呈现山海经的精神内涵,最终转化为可持续性与人文关怀的设计实践,并体现多元包容精神。预祝各高校答辩团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张宁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主理人、副教授

学术主持人


02

终期答辩

Final Defense


终期答辩报告会上,来自6所高校的11组学生代表依次登台,围绕“新山海——《山海经》主题环境空间再造”这一主题,展示了终期设计成果。学生们通过PPT演示、视频展示、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了设计概念、空间布局、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探索与思考。学会邀请的7位行业专家、学术嘉宾对各项目组的终期成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与指导。他们不仅对学生的创意与设计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还就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用户体验、环保理念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西安美术学院

经行山海——《山海经》视角下的城市水脉与山体空间活动设计

学生姓名:呼廷书轩、王敬、姜清清

指导教师:张豪、李喆

点评嘉宾: 吴家烨、白宁

点评意见:该课题在设计精神的诠释与外观塑造等方面展现出独特创意,调研工作中展现出的严谨态度与用心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令人眼前一亮,在项目设计中展现出的宏大构想令人印象深刻。待完善之处:商业运营环节的规划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市场分析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注重从实际出发,将设计理念与现实条件紧密结合,并合理借助AI等技术手段辅助设计,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西安美术学院

山海奇境——探秘商业智慧

学生姓名:褚煜莹、余紫妍、姜艺涵

指导教师:张豪、李喆

点评嘉宾:吴家烨、彭彤

点评意见:从商业视角来看,设计中融入较多复杂功能的尝试,可以进一步探讨其落地可行性。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吸引受众关注,其次是思考如何留住人流。特别是围绕儿童群体作为人流留存核心展开设计,同时对关注儿童需求的设计思路表示肯定。在第二维度(如点线面构成、形状形式、图案肌理、灯光设计等方面)的聚焦度有待提升。针对现有线索(西王母形象与二十四节气元素),或许可尝试探索其重组逻辑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挖掘。





西安美术学院

从山海经到大唐不夜城的城市文化复兴——历史文化名城更新改造与文化IP融合

学生姓名:魏玉萌、杨纯莹子、董田靖、唐开元

指导教师:刘晨晨、翁萌

点评嘉宾:吴家烨、耿暖暖

点评意见:本组展现出的综合专业素养与独具慧眼的选题视角,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能够呈现如此完整且充满创意思维的设计方案,尤其难能可贵。设计并未停留在表面形式的表达,而是深入功能层面进行思考探索,这样的专业表现着实令人欣喜。从建筑主体到室内空间的整体规划,所选节点设计中对儿童群体的关怀考量,体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这种将设计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思考维度,值得给予肯定与赞赏。空间内的家具设计与项目主题的契合度尚有提升空间。



云南艺术学院

基于山海经主题的商业空间设计——溟熙

学生姓名:吴昊、陶正骞、余海苒、阿江红

指导教师:张春明、马琪

点评嘉宾:周晓陆、耿暖暖

点评意见:设计想法与思路颇具特色,不仅展现出可观的工作量,其整体视觉呈现令人眼前一亮,叙事体验充满感染力,独特的视觉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娴熟的绘图技能以及巧妙运用AI等技术手段来表达设计理念,是一个创新和突破。在设计内容呈现上,山海经元素的运用稍显繁复,可进一步优化。建议聚焦核心内容,突出重点部分。此外,若能在设计中巧妙融入地方特色,根据项目定位有所侧重,无论是旅游休闲体验,还是商业消费引导,都将为作品增色不少。





云南艺术学院

山海·律动

学生姓名:张永泽、罗晓、陆佳钰、李佳丽

指导教师:马琪、张春明

点评嘉宾:吴昊、白宁

点评意见:作品将餐饮主题贯穿商业空间,融入陕西皮影非遗元素的创意思路颇具价值。同时建议在逻辑关系的梳理与在地性元素的融合方面进一步考量。逻辑脉络的梳理上尚有提升空间,商业空间的视觉呈现稍显繁复,可通过更清晰的逻辑架构让空间特质的表达更聚焦。中厅的造景设计在平面规划上也可更优化。建议深入挖掘山海经的文化叙事内核,提升文化符号冲击力,同时兼顾空间使用效率,让每个功能板块的商业逻辑和美学表达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西安交通大学

山海长安——基于交互叙事的沉浸式空间设计

学生姓名:胡楚悦、俞庞皓

指导教师:徐钰彬、赵兴杨

点评嘉宾:刘晨晨、彭彤

点评意见:作为985院校的团队,其专业实力与项目落地可行性都一目了然。在《山海经》的解读维度上,若能进一步深化拓展,或许会有更丰富的呈现;目前的表现形式与语言表达稍显单一,主题与形式之间的关联性若能再加强些,整体效果可能会更理想。可尝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逐步融入定量研究的思路,让论证体系更为立体。展厅设计环节,先清晰梳理展陈内容的逻辑框架,再进行空间形态的塑造,这样或许能让空间与内容的契合度更高。同时,建议在项目选址植入地域特色元素,以提升项目吸引力,进一步汇聚人流。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

山海集——山海长安•室内文创商业空间设计

学生姓名:曹元、李卓俊(线上汇报)

指导教师:晋朝辉、申明

点评嘉宾:刘晨晨、白宁

点评意见:从设计探索的角度观察,该作品目前的思路更多聚焦于山与海元素的表层提取,对《山海经》故事内核及吸引力的挖掘稍显不足。建议在解读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多关注项目的实际需求,避免陷入单纯以旅游为导向的设计惯性,受众分析的维度不妨进一步拓宽,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者群体,还可以挖掘更多元的使用场景。本次设计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已有一定基础,若能在主题解读的维度上进一步深化,让空间的叙事性得到更充分的呈现,相信会有更精彩的效果。


东北林业大学

西川山海——沉浸式商业综合体设计

学生姓名:任雨彤、倪妮、蒋旭博

指导教师:李文、孙明、王郁新

点评嘉宾:吴昊、彭彤

点评意见:首先对从调研问卷到设计策略的完整推导过程给予充分肯定,作品外观具有一定落地性,同时建议各团队可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将自身技术优势最大化发挥,将《山海经》故事元素融入,增加文化叙事的植入,更添生命力与文化底蕴。



西安欧亚学院

西山遗迹•文明的回响——山海经数字博物馆空间设计

学生姓名:陆文婷、蒋莹莹

指导教师:郭治辉、刘晨、王瑛

点评嘉宾:周晓陆、吴昊

点评意见:以山海经博物馆为设计对象进行“数字化”的挑战性,选取“西山经”作为研究对象,与西安终南山地区与山海经故事具有高度契合性。本组作品对山海经叙事逻辑进行重构的创意和想法有一定新意。对西山经文化符号的凸显略显不足,比如地理、神兽、树木、宝藏等符号未充分挖掘与利用。同时,数字化博物馆在叙事性和细节设计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博物馆空间中文化元素的开发设计非常重要,在大空间架构下观览的可读性也存在一定不足。




西安欧亚学院

万象山海

学生姓名:刘妮、刘聪

指导教师:刘晨、郭治辉、李界序

点评嘉宾:刘晨晨、彭彤

点评意见:该课题团队选题切入的巧妙,选取了自己年龄特征所符合并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空间塑造。在落地材料方面的考量给予认可,但设计构想与实际落地之间需进一步磨合。对现有空间尺度问题的理解过于单一,应挖掘建筑本身的特点,找到好的切入点进行空间塑造,避免资源浪费;在解读山海经时,虽然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性,但汇报中转入其他话题,主题过渡不够自然;在受众接受度方面存在一定可探讨的空间,从商业运营希望覆盖更广泛客群,在元素选择与呈现方式上再做斟酌。


03

嘉宾演讲

Guest Speech

吴家骅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顾问

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退休教授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

《世界建筑导报》原总编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演讲摘要:


吴家骅教授结合自身在国内外的求学之路,以及从业几十年的环境设计教育、建筑创作经历,对建筑学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变迁进行了概括与阐述,同时表达了建筑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遇到的危机与应对举措。这些危机与应对也展现出建筑学发展与时代背景的紧密关联。


通过对南北方不同地域建筑特征及设计理念分享,吴家骅教授表达了对于多样化建筑设计创作的思考,强调了建筑设计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的深层关联。尤其是民居建筑中的生态可持续、被动式营造中的传统智慧,在现代建筑中仍具有借鉴价值。同时,吴家骅教授结合了自身几十年的建筑实践案例进行了关于设计方法论的探讨。


最后,面向当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吴家骅教授认为从现在的教学实践和设计竞赛中,逐渐显现出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矛盾,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如对经济成本核算的关注度不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如在文化传承方面对传统建造智慧的认知和理解还有提升空间;如在技术伦理层面过于追求独特新奇的造型和视觉效果、对结构安全与运维成本的重视程度不够;如过度依赖计算机生成设计的形式、对场地文脉的关注和挖掘不足等等。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教育体系在对设计本源的认知和引导方面或许还需要深入探讨和完善的必要性。


立足未来展望,吴教授融合其教育观、设计观与艺术观,提出中国建筑学与环境艺术教育正经历从“西学东渐”向“东学西渐”的历史性转变。他坚定相信,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艺术,必将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绽放其独特而永恒的魅力


04

总结发言

Summary Speech

刘晨晨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华西区6+联合毕业设计项目牵头人,感谢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的主办支持,感谢吴家骅、吴昊、周晓陆、彭彤等教授与专家团队全天的辛苦指导,感谢华西区6所院校、11组作品、17名指导教师、33名同学(含线上师生)圆满完成本届“更新·更新”总命题下的“新山海——《山海经》主题环境空间再造”毕业设计终期答辩会。6所院校围绕“山海经”主题从不同视角展开设计,涵盖“山海瑞兽”、“民俗传说”等文化元素,结合大唐不夜城新乐汇商业空间选址场域进行了深入探索,目前从汇报成果来说已经达到了本科毕业设计创作的目标。现归纳专家反馈及个人感受,提出五点建议:1、需继续深化主题解读与空间叙事,紧扣“山海经”与“山海幻世”的商业逻辑;2、需细化设计逻辑关系与权重分配,突出重点表达;3、需量化技术路线与落地性,避免设计仅停留在图纸层面;4、需提升艺术语言形式的表现力,平衡形式与内容;5、院校设计需融入地域特色、整合跨专业资源,以社会化视角强化设计落地性。最后,感谢全体参与方的支持与启发,希望教学相长,与各参与院校联合,共促专业培养育人与设计素养提升。




李鹏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处

华中区&华西区负责人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25年“室内设计6+”第十三届联合毕业设计学术活动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下即将圆满落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向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老师、同学,以及6+命题单位山海长安&山海幻市,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本次6+联合活动,从去年12 月在西安筹备启动,到今年4月于川音美中期答辩交流,再到今天在西安欧亚学院的终期答辩会进行最终成果展示,这一路走来,凝聚着参与院校师生的心血和付出,我相信在这样的交流学习中,大家都收获颇丰!活动圆满结束,也是同学们新征程的开始。希望大家牢记评委老师们的悉心指正与点评,这其实也是大家未来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财富,也期待未来能在学会平台,与大家能够再次相遇!最后,衷心感谢所有专家嘉宾以及6所院校师生、命题单位的参与支持,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


05

出席嘉宾

Guests

吴家骅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顾问、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退休教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世界

建筑导报》原总编

吴   昊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副理事长、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导师

周晓陆 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刘晨晨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   彤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成都联合世典酒店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首席设计总监

李   鹏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处华西区&华中区负责人

蒲   蓉 山海幻市/山海长安执行总裁

白   宁 陕西群青格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海长安联合总裁&艺术总监、山海幻市总经理

李界序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主理人

张   宁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主理人、副教授

耿暖暖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方向主理人、副教授

张   豪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办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郭治辉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西安青筑设计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