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目标&学习目标:
《设计实践周II》是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第六学期所开设的设计类实践课程。课程依托前五个学期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的铺垫,承接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学生从专业理论知识到专业实践能力的转换与过渡。
《设计实践周II》授课形式灵活多样,主要依据各位授课专家结合不同的项目而设置,课程项目应全部依据真实项目展开(或者真题假做)。通过项目调研、问题提出、方案设计等环节综合训练学生对实际项目整体流程的掌握、熟悉,以及将前三年所学的具体调研、设计方法在真实项目中的运用。课程以讲授结合学生实践的方式进行,具有较强实践性,今年《设计实践周II》包含以下六个课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方向进行选题。

课题简介:
作为植物博物馆,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植物保护、公众教育和美学展示。现代植物园具有诸多功能,包括植物物种保护、科学研究、教育和公众观赏。它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通过活体植物收藏还是种子库。此外,植物园还通过研究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来促进科学进步。除了保护之外,植物园还为游客(尤其是学生)提供宝贵的教育机会,并为社区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植物园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植物园的关注点也正在发生转变,超越了传统的花卉展示,涵盖了环境保护、食品与健康、自然以及家庭活动等更广泛的领域。植物园还整合了植物保护和科学传播技术,并通过公民科学项目扩大公众参与。
本设计实践课程将围绕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太极广场园区更新改造设计这一真实项目,按照实证式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方法流程,从场地调研,使用者需求分析入手,结合相关设计案例研究,运用系统的设计策划(Design Programming)方法和步骤, 通过团队设计,完成项目设计方案。通过理论及案例讲解,参与真实项目设计实践和反思三个环节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当今植物园功能的转变与发展趋势和设计原理,学习和应用实证式设计流程与方法, 学习系统的场地调研和使用者需求分析方法, 学习和应用设计策划方法和步骤, 同时也将学习和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技巧, 并锻炼和提高设计表达及口头介绍方案的能力。 通过参与真实性项目设计实践,同学们即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服务社会,又将提高自身创造性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证式设计,设计策划,康疗景观, 植物园设计
Keywords:Evidence-based Design, Design Programming,Healing Landscape, Botanical Garden Design
优秀案例1
Fort Worth Botanic Garden, Texas (Central)
沃斯堡植物园,德克萨斯州(中部)



该园以多元文化叙事、地域适应性及生态实践,
成为美国南部标志性植物园景观。
优秀案例2
Atlanta Botanical Garden, Georgia (Eastern)
亚特兰大植物园,乔治亚 州(东部)






该园不仅是一个展示植物多样性和园艺艺术的场所,
更是一个集教育、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
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空间。
优秀案例3
San Antonio Botanical Garden, Texas (Central)
圣安东尼奥植物园,德克萨斯州(中部)






该园通过功能复合化与教育场景化,
成为融合生态保护、文化教育与公共生活的城市绿心。
优秀案例4
Chicago Botanical Garden, Michigan (Eastern)
芝加哥植物园,密歇根州(东部)





设计场地: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太极广场
设计目的:
吸引更多使用者
(Attract more users of various groups/types)
提高太极广场园区的使用率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Taiji Plaza Area)
更好地服务于目标客户人群
(Better serve its users/visitors)
主要参考资料:
-Jocelyn Dodd and Ceri Jones. Redefining The Role of Botanic Gardens: Towards A New Social Purpose. Research Center for Museums and Galleries (RCMG), University of Leicester,UK, 2010.
-Botanical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 BGCI’s Manual on Planning,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Botanic Gardens. Part A. From Idea to Realization – Bringing A Big Idea to Life.
指导教师:

黄常山
教授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
建筑学院景观与城市规划系 终身教授美国
HHL(赫林)规划设计公司 总裁(合伙人)
注:实证式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 和实践服务型学习(service-learning)是美国得克萨斯 AM 大学建筑学院的特色和传统之一。本课题特聘请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建筑学院景观与城市规划系终身教授黄常山老师全程主讲,将实证式设计和实践服务型学习的方法与叙事景观设计相结合,将是一个全新的设计和教学探索和尝试。

张丽敏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副教授

课题简介:
装置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空间和当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当代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装置艺术以一种更加多样的姿态和形式介入各大公共空间。其所具有的景观性,公共性和互动性,使传统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语言发生根本转换,为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而丰富多彩的互动性则体现在其空间性、参与性、主动性、与情感性。
本设计实践课程将围绕《与环境呼吸》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探索,通过讲授、研究、创作三个环节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装置。
案例展示:








指导教师:

程大鹏
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3年创立“度·建筑与艺术”机构
程大鹏在建筑实践中对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衍生的社会问题有极为深切的体验。2007年,在北京旧城中心长安街沿线创作展出了程大鹏的大型城市悬浮装置《失重》。2012年,他在今日美术馆的“可乐乐园”展,是国内建筑师在美术馆举办的首个大型当代艺术个展。

张宁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副教授

杨慧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重点说明:
1. 课程为实地考察、概念提出、方案创作3个过程。
2. 同学可分组以4-6人为单位进行。
3. 最终成果形式及数量:
A.项目汇报图册(包含调研报告、设计概念分析图及设计理念说明)
B.展板(依据大赛要求进行调整)
C.手工概念模型。

课题简介: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它关注的不是某一个产品,而是用户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连续体验。这一理论强调:服务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接触点(Touchpoints)组成的旅程,这些接触点包括信息获取、服务流程、人员互动、空间感知等。服务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思维和共情工具,让用户在每一步中都感受到便捷、愉悦和价值感。
比如你参观一个国家遗址公园(像大明宫),传统思路可能关注的是:文物保存得好不好、展板清不清楚。但服务设计会关注更完整的链条:
●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 到了现场是否有清晰的动线引导?
● 是否有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的休息、互动空间?
● 是否能通过数字导览、AR体验等手段让你更沉浸?
● 参观后是否有鼓励你分享、再访或参与文化传播的方式?
通过服务设计的系统梳理,我们不仅提升了“参观”这一行为的舒适度,更是在激活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与长期关系。

本次设计实践课程将以“服务设计+用户体验”为核心方法,走进西安城市历史名片——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聚焦于“访问者体验”这一切口,探索国家遗址公园在当代语境下的功能定位、社会价值与面临的现实挑战。
我们将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案例,借助多源数据(游客轨迹、社交媒体打卡、在线评论、搜索记录等)分析游客行为模式与感知热点,应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洞察游客的潜在需求。同时,设计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挖掘游客对遗址的主观感受与情感连接,特别关注不同年龄、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差异。融合定量与定性数据,绘制访问者感知地图,输出专业分析报告,为大明宫游客体验优化提供设计方案。




案例展示:
1. 伦敦奥运会观众体验设计
通过服务设计优化观众在奥运会期间的整体体验,包括信息获取、场馆导览、服务反馈等环节。





2. 荷兰癌症患者就医旅程图
描绘了患者从挂号、检查、治疗、随访的完整流程,强调用户体验。





3. Uber服务蓝图绘制
通过服务设计明确用户历程、利益相关者、前后台活动以及关键触点。服务蓝图列出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所有接触点,以及服务的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之间的联系。Uber公司在其业务运营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计划和策略,以确保提供高效、可靠、便捷的出行服务。

指导教师:

夏颖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冯嘉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程楚涵
建筑学、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双硕士
阿里巴巴-菜鸟集团 高级体验设计专家,浙江工业大学设计学院优秀企业导师。主持设计菜鸟全球eHub服务与体验设计项目、菜鸟香港智慧港线上线下一体化体验设计项目、中国东方航空机库数字化大屏项目等。

陈倩雯
服装设计师、数字艺术家
2015年创立眉须三独立设计师品牌。2021上海Paintique艺术家居画廊个人展览。以独立艺术家身份参与2020、2021上海油罐玩家艺术节、韩国首尔时装周Showroom等;2022年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单元元宇宙展区群展。
成果要求:
1. 前期调研报告。
2. 最终设计图纸成果:
A. A2展板若干张,⼩组完成;
B. 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汇报⽂本;
C. 提倡视频等其他表现形式呈现课程结果。

课题简介:
本次设计实践课程将围绕银行储蓄所营业大厅改造装修设计方案,通过讲授、实践和反思三个环节有机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型公共类建筑以及银行建筑改造设计原理,学习和应用已学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理论,完成银行储蓄所营业大厅改造装修方案设计,同时对方案立意、设计过程、设计成果进行讲解和表达,提高学生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及设计方案讲解能力。银行储蓄所营业大厅改造装修方案设计,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设计方案。学生通过参与真实项目设计,能较好地理解所学建筑设计知识及原理,同时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学习和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技巧。
作品意向:


指导教师:

马国库
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陕西省勘察设计专家

曹锋
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成果要求:
1. A2展板若干张,⼩组完成;(展板数量建议2张/⼈,⼩组作业则为⼩组⼈数*2)。
2. 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汇报⽂本⼀份,尺⼨A3(内容需包括完整的设计图纸并且能反映设计过程的草图或过程照片)。
3.提倡使用Ai设计,视频动画,电子手绘等其他表现形式呈现课程结果。

课题简介:
基于AIGC的电影建筑学2:项目致力于应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的转变,特别是对近现代建筑遗产的认知和理解。以世纪废旧厂房的更新为研究对象,本项目旨在通过开展深入的专题性调查研究,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加强他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将利用开放式人工智能技术如Open AI和Midjourney、runway等辅助生成实验性质的短片,以探索废旧厂房更新中的创新理论与方法。这种融合AIGC技术的新型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促进他们在未来城市建设和环境设计领域的发展,为城市更新带来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为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提供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多手段创作方式。



指导教师:

王智炜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裴青
深圳方向生态设计总监
成果要求:
A.优秀建筑电影赏析解读报告。
B.AI辅助下的拍摄流程设计及现场拍摄。
C.基于AI生成剪辑的电影短片。

课题简介:
本次实践教学聚焦于存量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盘活路径,探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与空间运营的融合,实现公共空间的资产保值增值。课程围绕城市空间运营的现状与挑战、从增量到存量的规划设计转型、政策保障与制度创新、多主体协作机制、公共需求分析与空间规划等核心内容展开,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场景营造和业态更新破解公共空间运营难题。
通过灞河元硕大桥闲置公共绿地项目的实践课题,引导学生从公共需求分析、空间规划到活动策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实践,培养其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课题包含两个方向的班级,分别是商业策划方向与空间规划方向,需要两个方向班级的同学组成项目团队,共同完成本次课题任务。
项目地块:


学生收获:
1、深度参与,见证梦想落地
将深度参与灞河元硕大桥闲置公共绿地的规划与策划,从创意构思到方案深化,全程见证空间和商业的深度融合。
2、全面进阶,铸就核心竞争力
你将历经空间分析、规划设计、商业策划、活动组织等全方位的实战训练。这将成为你简历中的耀眼之作,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赢得先机。
3、展示风采,开启机遇之门
结课之际,你将向行业专家展示你的创意与成果,接受来自行业前沿的权威反馈。
指导教师:

高矗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高级工程师

刘晓洁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副教授
行业导师:

杨一龙
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
西安浐灞国际港置业有限公司
重点说明:
1.线下教学期间同步组织校外调研;
2.本次课题由两个方向班级共同组成5~6人项目团队(班级一/商业策划组:2~3人;班级二/空间规划组,2~3人);
3.安排阶段性的成果汇报,最终方案成果邀请专家进课堂,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
选题方法
本次环境设计《设计实践周II》面向环境专业本科22级同学开展,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下方二维码选择,每个课题均有人数上限要求,拼手速的时候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