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劳作与显影——数智化时代的“影像古典工艺”工作坊

2024/12/19    阅读量:


在动动手指就几乎可以获得一切的数智化时代,你多久没有感受到通过身体的劳作获得物质、创作艺术的喜悦了?近200年前银版摄影术的发明开启了世界的影像时代,其划时代的意义等同于今天人工智能对于世界的改造。在AI生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到影像的1.0,探寻人是如何通过改变观看、发展技术、实现从复制现实到虚拟现实的,古典的摄影术在今天又有着怎样的魅力依旧吸引着众多的拥趸。



校外讲师|罗斌


12月,西安理工大艺术设计学院摄影专业的资深教师、艺术家罗斌老师,为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7名学生,开展了一场“影像古典工艺”工作坊,多名学科平台组、数媒专业教师参与其中,探讨了古典与当代、身体与科技、劳作与时间等话题。在罗斌老师的操作指导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湿版摄影术的制作,并获得了自己满意的独版照片。

花絮


从大画幅相机的物理光学原理、影像介质与材料的选择制作,化学药剂的配比、到最后通过显影、定影从而保留影像的整个过程,让同学们感受到古典工艺的魅力,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每张照片中的划痕、斑驳,不完美都保留了人的气息与痕迹,见证着时间。


湿版摄影的纹理细腻,色调独特,庄重且充满仪式感的拍摄体验,显影时精益求精的工艺流程,包括其昂贵的物质成本,都令作品散发着厚重的气息与历史的韵味。与AI时代快速生成的图像形成强烈的对比,正因为它所携带的情感、温度与历史记忆让古典摄影工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作品照片


工作坊还探讨了古典摄影工艺在AI时代的市场机遇与文化传承。通过在线平台与社交媒体,古典摄影作品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同时,AI技术也为古典摄影作品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我们不仅见证了传统与未来的交融,更看到了摄影艺术在新技术推动下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