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aD课程|《多媒体影像》:实践式教学激活影像创意,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2024/11/26    阅读量:

《大秦》演艺项目花絮照片

《大秦》演艺项目花絮视频



#2 校企合作,携手“Local本地”深化产教融合


自2024年6月起,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Local本地”展开校企共建合作,截至11月中旬多个项目仍在持续推进。学生在《多媒体影像》课程中,基于所学知识参与了9条西仓“旧好市集”系列宣传短视频拍摄,以及多张西仓“旧好市集”动态海报设计,还进行了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文化活动拍摄、西仓文创公园宣传片(初版)剪辑、相关短视频剪辑等19项实际项目。在从活动策划-内容创作-现场拍摄-后期制作的全流程实践中,学生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更大幅提升了自身在项目执行方面和影像创作方向的实操能力和专业素养。


参与学生:白永坤、张一江、岳智勇、郭筱曼、郑海南、李思媛、邓盛宇、关皓阳、张心祎、余绕梁、白向东、韩江雪、曹玉洁

西仓“旧好市集”动态海报





西仓“旧好市集”活动现场回顾系列短视频

西仓“旧好市集”图片直播


“local本地”周边产品扫描拍摄

西仓项目工作花絮




#3 创新教学模式,融合真实演出实践提升学生能力




在《多媒体影像》课程的设置中,融入了大型演出活动实践环节。8名学生参与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当中,承担了现场活动的拍摄与记录工作,完成宣发影片7项。这一实践环节不仅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技能,更让学生在与中外艺术家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们通过实践,为艺术节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还丰富了自身的艺术灵感,拓宽了国际视野,提升其对文化艺术多样性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参与学生:王佳明、王佳宇、赵蓓、欧阳格格、李甜甜、李增伟、孙西婷、孙嘉豪。


团队现场

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宣传视频




#4 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引导学生开展真实项目创作


2024年10月,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与OATLY企业展开了深度校企合作,参与学生人数超过30人次。此次合作项目立足于OATLY燕麦奶品牌的推广需求,涵盖品牌文化解读、产品宣传及多渠道营销推广。学生们通过多媒体影像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开了一系列真实项目创作,包含视频推广、文案策划、脚本构思、动画制作等多个环节。每位参与的学生从市场调研到方案执行,再到创意展示,全面参与了项目的每一步骤,并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场景。这些作品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品牌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其在市场导向下的策划和创意输出能力,实现了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出。


参与学生:孙彦龙、周宇杰、关浩阳、张心祎、郑海楠、郭筱曼、张渤、王斌、石梦瑶、马佳兴、刘家瑞、刘禹彤等



花絮照片

合照

#5 持续优化与创新,推动课程内容与实践进步


《多媒体影像》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始终致力于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的优化升级。未来课程内容将进一步引入AIGC等前沿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扩展学生知识广度与技术深度。同时,课程继续践行“以雇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更多真实项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与综合素质。教学方法上,课程将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进一步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相关专业竞赛、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优秀作业展示|


《异托邦》片段

黄艳君、焦一凡、闫如玉


、、

《In the name of life》片段

向淇、张家娣



《Their lives》纪录片

刘晓韵、白永坤、李思媛


《它们》纪录片片段

王梓荧、冯骅萍、郑海楠


李熙媛、王蕊萌、赵晓晓


孙西婷、郑欣彤


尽管取得了诸多成效,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不足。主要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教师方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方面统筹能力有待提升,与雇主沟通的时效性需要增强;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工作经验不足、影像叙事能力较为薄弱,在具体项目工作中欠缺细节考虑,实践的部分环节完成度与深度有所欠缺,同时在作品主题挖掘与项目方案的结构设计等方面有待持续进步。


针对课程中的问题,课程组成员将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通过增加实践项目的数量与多样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指导教师与企业的反馈意见,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加强叙事结构与影像表达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今后,《多媒体影像》课程将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生成长,为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