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媒2205班 吴钰:
在工坊和海杰老师学习Midjourney AI技术后,我对其设计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初接触AI生成图像时,觉得它只是一个工具,便捷地实现视觉效果,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它更像一个创意协作的伙伴。海杰老师分享了许多创作思路,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关键词和风格的精准组合抓住创作核心,与AI互动的精髓在于引导,而非依赖。通过AI生成,我可以快速调用数十万幅经典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在设计中自由穿梭于各历史风格之中。老师还鼓励我们从生活小事和趣味点入手,发现创意源泉,这拓宽了我对艺术史的理解和设计思路: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元素可以自然融入现代设计,这不仅是创意的呈现,更是与艺术史的深度对话。
数媒2205班 陈宪威:
通过这些天的AI影像工作坊,我感受到了AI 图像生成工具可以帮助我快速将想法视觉化,这极大地提升了创作效率。这类工具拓展了我的想象空间,帮助我跳出传统的创作思维框架,激发出更多创意。在使用AI 工具时,我学习到如何通过精炼提示词来生成更符合预期的图像。不同的关键词、描述的细节、风格参数等会对最终图像有显著影响。ai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更是对艺术创作模式的全新定义。它使得创作者能够突破技能的限制,实现更具创新性的艺术表达。
数媒2205班 张硕: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使用AI绘画工具MJ可以帮助我拓宽设计思路,快速生成创意概念,尤其在初期的灵感发掘阶段非常有用。它让我在短时间内尝试多种风格和表现手法,甚至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使用MJ还能帮助我了解不同元素的组合方式,为后续的设计制作提供丰富的参考素材。AI生成的作品虽然高效,但要想完全符合专业要求,仍需加以手动调整和完善,这也锻炼了我的设计鉴赏力和优化能力。
数媒2202班 黄艳君:
在工作坊中,我首次深入接触到了 AI 图像生成技术,在尝试生成城市图景的时候,通过文本输入,就能创造出不同创意的图像,其强大的功能令我震撼。AI偶然生成的图像把壁画与电路板完美结合,这激发了我的创意,转变了我的创意思维。在制作过程中,初始生成的图像并没有达到预期。于是加入了更多描述性词语,并提供参考图来调整输出指令,比如“立体主义、昏黄的光线”。这让我明白,与 AI 合作需要沟通,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和不断优化指令来实现我们的创作目标。这次 AI 智能图像生成工作坊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我期待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工作中。
数媒2203班 郝逸军:
参加AI工作坊让我对人工智能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AI看似深奥,但在导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了背后的逻辑和应用。特别是亲自动手操作和编写代码,让我体会到了AI模型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每一次实验都带来了小小的成就感,也加深了我对AI技术的兴趣。这次工作坊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让我看到了AI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开阔了视野。结语:此次工作坊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也看到同学们通过AI的工具,应用新的思维方式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