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5/80/D4/4EF37144DB35E29D5DA603BF235_DC77CBE5_4A991.png)
在讲标题相关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讲解一下贯穿了本期主题的一种设计风格。
2021年,一种设计风格风靡国内各大平台——“酸性设计”。
从特点上讲,主要是从它的光影颜色、材质、图形和文字出发,整体视觉语言注重对未来感的营造(如镭射、金属、几何等)、加入丰富且多元化的年轻时尚元素(如霓虹色、高纯度色彩等),适当添加复古风格元素(如哥特字体、欧普纹样等)。
通常承载酸性设计的质感媒介具有最基本的五个特征:
在设计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建模,插画,字体设计,品牌设计,版面设计和文创设计。
讲到这里,如果各位朋友的脑中还是没有“酸性设计”的具体模样,那我提到两个关键词或许会对你有些启发——“反差感”与“未来感”。
我第一次发现酸性设计的时候,并不知道这种设计呈现叫“酸性设计”。
认识它之初,得从我一直关注的“Kpop”讲起,是它引领我早于我的身边人,来到这个领域。
第一次被它吸引并且关注的源头是来自一个韩国Kpop女团——aespa。
![](/__local/4/CE/B4/04D6501AD4617E25B877B4205D9_AC851645_11BA4.png)
![](/__local/7/25/3A/247D7BA21E36AA251167A5D9554_D89AD867_4AD17.png)
aespa组合2020年出道,出道采取的风格路线就是ai人概念,核心是展现“与另一个自我相遇,体验新世界。”于是以此完善了一套独属于这个团体的世界观,并且组合成员同时拥有与自己对应的ai虚拟形象,从今天来回看,可以说这个团体在2020年出道之初,确实就已经把风格定死在了“酸性设计”,和后来随之兴起的“元宇宙”概念上。
在此之前,2020年的Kpop产业里多个不同公司旗下不同组合,从公司的市场实力再到团体人气差异,相关回归物料的制作,以最直观展现给路人的音源MV作为研究入手,2020年韩娱多个团体回归MV的制作依旧是多以搭景,户外自然景观外拍,以及使用相对饱和度较高较鲜艳的灯光或滤镜作为主要的MV视觉呈现方式,衣服搭配也是尽可能新奇又能与MV主概念风格搭配,各家团队在老三件——“服化道”上卯足了劲儿,再配合镜头语言展现概念,在这个时期,能多少感知到一些公司在艺人的视觉包装上开始逐渐下 功夫。
2020年我认为路人盘最成功的MV应该是韩娱三大公司——YG旗下的女子艺人组合“BlackPink”。
《How you like it》的MV于2020年年中上线,一直到接近年底《Lovesick Girls》再回归,风格席卷大众后最明显的成果就是直到今天都有人在染的“额前挑染”和“挂耳染”,从这里我们能很明显的感觉到“Kpop”文化下展现的审美(包括视觉)趋势,对当代大部分年轻群体的影响很大。
![](/__local/A/2E/71/885A2B8B460B2445E07CDA0D12B_52578DB3_14494.png)
(《How you like it》 额前挑染)
![](/__local/9/69/39/03EA3FB4DF267EAE0B8412BE3AB_7E7E5791_11730.png)
当然,她们也是2020年MV视觉风格最为出众的一批,上述提到的“服化道”三要素做的及其新奇又大胆。
![](/__local/7/49/DA/7F26BD70CE382A71F0C233A24B0_BF0D6302_17B8D.png)
(《How you like it》MV ”服化道“切片)
(左右滑动观看)
2020年后半年接近年底那会儿,几乎可以说是由大公司带头“吃螃蟹”,韩娱的视觉风格在“服化道”三要素之外,在外景的拍摄上,镜头的运用也开始不止于运用大家熟知的镜头表达和录制方式,无人机的录制加入别样的镜头轨迹设计开始投入MV的制作当中,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呈现是YooA的《森林之子》,运用无人机模仿风吹过的感觉,与人物完成互动。
其次,也有很多作品开始探索和尝试结合电脑制作,绘图与渲染,逐渐丰满MV的视觉呈现。
直到2020年11月17日aespa以主打曲《Black Mamba》出道,满屏“镭射质感”与鲜艳跳脱的“霓虹灯”色彩运用,配合电脑渲染制作“未来感”场景......
别样又统一的视觉风格简直是一剂强烈的兴奋剂,也彻底打开了我初步了解“酸性设计”和“元宇宙”的大门。
![](/__local/F/D6/45/0474768DCFA83671814C8148B3C_2CFEE39C_20AD9.png)
![](/__local/5/B2/2B/0720652C04C289F42DECAC29D01_1C832443_10E85.png)
![](/__local/1/7E/F0/A0D5909C62C58A2EB4A960297FD_7AFE05CA_1BAFE.png)
![](/__local/3/10/1F/CA8A7DAEBF4AED9D83BE1F15622_11AC0A3F_1DA79.png)
![](/__local/E/26/E1/A41A56F7753CDA03DD0EB2D869B_D36B7A99_1B0F9.png)
![](/__local/3/DD/F3/C62EF91E075E88E47CC2D75D6DF_ED6911F6_2141E.png)
(《Black Mamba》MV 视觉切片)
(左右滑动观看)
2021年,这会儿很多团体的视觉风格还没尝试转变到酸性,或因本身风格相悖的原因,依旧在作品中还是多以繁复的搭景和妆造作为主要视觉呈现,所以aespa的视觉风格必定让我觉得新奇。
直到2021年10月5日的回归视觉发布,到今天,在我看来依旧是基础教科书级别的酸性设计延展与使用:
![](/__local/F/9D/F0/59A98E4041096CFD5CAB1513E47_870E6D8B_430C5.png)
![](/__local/C/26/77/5D8DA491ADDD115DD83503B8A13_E37B4F81_57823.png)
![](/__local/2/23/4D/21CF73C387F6C482AD846C7BB10_DAD3506A_507A0.png)
![](/__local/6/84/36/BE81968C7FFE5A61119871D5C61_8ED4EB00_35F64.png)
这里额外说一个同年在年中回归的男子团体Stray Kids的作品——《Thunderous》,是在我看来很有趣的二维与三维结合的作品,绘画与人物的相互转换与融合,视觉呈现就像“欧·亨利式结尾”的文章一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趣味横生。
![](/__local/2/B1/C0/E3F2C7F0BB82D2E6D85D2009C41_8A329187_3A6EC.png)
2022年的Kpop可以说是“酸性元素”与“赛博朋克”风格大爆炸的一年。
年初二月,女艺人金泰妍的回归歌曲《INVU》制作,拉开Kpop 2022酸性设计大规模运用入MV的序幕,不得不说同为韩娱头部娱乐公司——S.M.娱乐公司(全称S.M.Entertainment)的设计嗅觉和其敏锐程度堪称业内顶尖。
《INVU》通过棚拍搭景与后期电脑的渲染制作结合,大量运用CG技术与酸性设计风格结合表现抽象概念,在提高视觉美感的同时使画面与人物在MV中的呈现出“1+1>2”的效果,将Kpop的视听体验拉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__local/4/5A/98/A44BBB5AB1D944736FA14CACAA0_5F4EE21B_E563.jpg)
![](/__local/B/05/4C/02E3918685F56C2FDAA3F5036C1_84F43BB3_B914.jpg)
![](/__local/5/FC/AF/B3EC243007988B02D6F2580CE59_B8A28D26_8E1C.jpg)
![](/__local/4/DA/E2/05BFE2266F4B159723C546A7B04_FBBDD8FC_11AAC.jpg)
![](/__local/0/06/2A/BA5E9AFCD399A9D6C065D434781_F3C27D0D_7CBF.jpg)
![](/__local/B/86/99/4A8EF914BBE0B1AC674E5C9E6ED_ED7C33F9_9C03.jpg)
![](/__local/A/F7/FF/4181EBFE1D8C8CC907A41D2375A_D3EE05EB_950B.jpg)
![](/__local/5/88/2E/33748DB05061D0CF0543C39BC1D_8A1B32EA_9C27.jpg)
(《INVU》MV 视觉切片)
(左右滑动观看)
![](/__local/8/7C/89/02388A99BF9C13ACF1268AE289D_06370E2F_25DD1.jpg)
(同年7月aespa 迷你2辑《GIRLS》字体设计)
这一年,业内无论大小公司,在团体的MV视觉打造上也开始慢慢多的添加特效制作与模型渲染来丰富场景,色彩上也更加绚烂多元来吸引各路人们的眼球。
当然,在2020-2022年里,国内设计风格也一点没落下的在向“酸性设计”尝试和靠拢,在走街串巷变成各类奇形怪状的地广的同时,也占据了线上品牌运营的宣发。这两年里,这些设计也伴随我从线上到线下,从大街到小巷,每次看见,我都会指着说一句“又是酸性设计”——
![](/__local/9/08/72/2D3E9AF18076ACDFDA60F282EAD_C0497F29_2290C.jpg)
![](/__local/2/17/EE/21375DB0092FDA9519199727576_41A874E7_15148.jpg)
![](/__local/1/AF/47/DAF358F71297326F7913A91E809_B34B64F1_2174D.jpg)
![](/__local/9/C4/D5/8D0A3F6CE8749ABE11DB90388E5_AF4BCE9D_1B125.jpg)
![](/__local/8/20/8E/2AF2370B153F45D4EE73D8E7EC8_300122D8_2056F.jpg)
![](/__local/2/8F/04/F45B226D6A4A970EC3DB45E8507_A834499F_19BB2.jpg)
![](/__local/C/34/4E/80F7C0CC8047D94F4AF3CD7F4E4_AF02FD9B_64B43.png)
国内的娱乐媒体也没有半点落后,也尝试在作品中使用这种设计风格。
![](/__local/A/FD/77/2DD15862A53720DBE82064BBBDA_279C456E_5A7D.png)
![](/__local/0/50/EB/8517A5C7E4D0BDBF044A305830A_5FB12EF6_241E4.png)
![](/__local/5/D9/8D/D1C9619D2FC76260C87E49E49E1_3E3F1EFC_19D4F.png)
![](/__local/A/3A/65/10948652B7E419F531B9E537784_F60EA627_1BD54.png)
层出不穷,铺天盖地。
除了“酸性设计”,那一年“元宇宙”概念也在网络上被推出后大肆讨论,线上平台同时也是趁热打铁的火速开辟新市场,开始掀起数字藏品浪潮,包括不限于画作、手办、服装和饰品。
“酸性设计”浪潮的掀起,纵向比较就得从时间上归纳,在我眼里接触到的“酸性设计”可以从2020年年底算起,一直持续到了2023年都算得上主流设计风格,并且我认为它在国内最鼎盛的发展时期是在2022年。
横向比较,同时间线下,它更多时候的出现方式却是在与另外一些风格进行了“绑定”之后的呈现。
或许你还记得开头我们提到了酸性设计的关键词是“反差感”与“未来感”。这里就可以引申出另一个活跃在了人们眼前的,与“酸性设计”几乎同期的词语——“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的本质是“反乌托邦”,建立于“低端生活,高端科技,崩坏的社会政治体系”,是一种对“机械文明”的反思产物。
这样概念下的两者,却在当时像被和亲拉郎的“夫妻”一样,在自媒体人前仆后继追赶当下视觉热点的短视频浪潮中,逐渐被模糊边界,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形成了一种更加next level的视觉体验。
虽然这样融合后的产物,也被大众“塞”回了叫做“赛博朋克”的“外套”里。除了设计上的变化,称谓上不见半点“酸性设计”的影子。
但区别仍是存在的,至于为什么忽略了,只是因为“酸性设计”践行了自己的特点。
虽然叫成了“赛博朋克”,但革新后的“赛博朋克”,在“酸性设计”的加入下变得更加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可以参考和比较一下,下面不同时期,风格融合前与后下发布的,比较具有视觉代表性的作品:
![](/__local/4/96/19/08DCF32CAD245193DA218BFC276_80600EDC_10CF2.jpg)
![](/__local/C/7E/69/8D8EA316EC03D9F7AC9D639A3F2_FFA6C524_83AF.jpg)
![](/__local/E/A3/77/1AE5911EC230DF49C5A039947AA_21CBBC63_1564C.jpg)
![](/__local/D/BF/B6/657EB204F03E86B21705331AE9F_90F7636B_157BE.jpg)
![](/__local/0/46/10/E55C10237A6387BC292959280B7_78EB5D74_22AC9.jpg)
![](/__local/2/3B/01/1021F5BBFF061DEDD26B9140BCD_9F00DF1B_1BDF4.jpg)
(2020年12月10日发售游戏《赛博朋克2077》)
![](/__local/5/FF/07/9C942C4666C42FC8C48F2FDC654_5667F216_1EDF5.jpg)
![](/__local/2/9A/D8/7512D50A72712BBE43E11B0FA4B_ED8CB390_1E31B.jpg)
![](/__local/3/F4/74/3D1F41859A9C750C73C3EE05855_852217C3_28C0E.jpg)
![](/__local/7/7E/11/3C65DB927F9358A7576ABD14C98_BA49BB0F_19392.jpg)
![](/__local/4/11/86/9B7A9A79173CB9788EB44F00E60_0A260C21_21D3C.jpg)
(XG女团 2023年6月30日 《GRL GVNG》妆造公示)
![](/__local/F/AF/77/07DC5CA301A3B544A4E37920CB5_78849D51_8317.jpg)
![](/__local/5/1E/11/F6B795712D9635C1DCDDA79E258_3912AD00_7A2C.jpg)
![](/__local/1/73/F0/C5EDFD6F5A9C71C67F6130758CD_9BBAB7D3_DE22.jpg)
![](/__local/8/4E/78/D1FB8F565D85FA052804A54A4C3_04551CF3_CB44.jpg)
![](/__local/C/A3/40/410AC7BB1003398CF6C173A908B_AC4C4592_1304D.jpg)
(XG女团 2023年6月30日 《GRL GVNG》mv切片)
视觉表现相似的两部作品,前者《赛博朋克2077》是一种更纯粹的展现“赛博朋克”面貌的作品;而在后者中,明显能看到很多酸性元素与赛博朋克的融合表现——在达到视觉新刺激的同时,又丝毫不会让任何一方会显得突兀。
从风格的“根”上,两者的本源或许可以说是接近于“胞兄胞弟”,但酸性设计相比下来能产生更高延展的本质,其实也就在于那点“反差感”与“未来感”的别样视觉理解上。这不仅使它和“赛博朋克”这类本就带有“未来科技”的题材能够很好的融合,同样也决定了它在时尚、音乐、潮流以及艺术圈有很好的延展性,能很好的被发掘,被广泛的在视觉领域中投入多种尝试,再设计和运用。
反倒在这样相比之下,“赛博朋克”倒变成了“更笨重”那一个。
直到2024年,赛博朋克与酸性设计,基本只有“酸性设计”还在延续着与别的风格结合与延展,比如文章开头的女团aespa,她们的作品在“展现酸性设计的延续与融合”上,成果显著,持续至今。
如果“酸性设计”是一门课程,那她们的视觉真的是“酸性设计运用”里很成功的一个模范板块。
![](/__local/E/DA/22/0ABA1431C3BFFABB23EDBEFC821_5B508BEC_9D15D.png)
![](/__local/8/46/4F/2681D1D3C2C99C6FDE6941799F4_2C4D6DF3_A6BD6.png)
(aespa 2024年 上半年发行专辑设计 千禧风与酸性设计结合)
![](/__local/B/6E/FF/0D2F3C4E2781660CAB43AEFFC4B_02AB1E99_296A0.jpg)
![](/__local/2/E1/77/FFE1D6C8E879DF86077834F763D_68E05AC4_3B055.jpg)
(aespa 2024年 上半年回归妆造照 酸性设计的造型道具)
![](/__local/1/6A/93/37A3FC52B2AD04CEB0F4031515A_19ED0391_1B540.jpg)
(aespa 2024年 下半年回归字体设计与主视觉)
![](/__local/C/14/26/43BE0EE19F9040696EA7C8BFCEA_42C67415_3DCC3.jpg)
(aespa 2024年 下半年回归概念造型设计与实际妆造)
那么现在说了那么多,内容到底和本期的标题有什么关联呢?
首先,主观上本期用“Kpop”起手,只是因为它本身是我的兴趣领域,也是我能近距离接触,发现,拓展,研究到的新的设计风格的一个主要途径,让我看到不少新东西,有一种“哪天摸不准时代流行视觉或设计风向的时候,看看Kpop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感觉。
其次,就客观来讲,韩娱展现的时尚风格和视觉方向本就有“易传播性”。
相关研究解释下的“Kpop”一词,除词根本意的“korea”以外,“Kpop”的“K”还被引申解释为“Keyboard”、“Kleenex”和“Ketchup”,本质是分析韩娱传播的文化和资源其实是一种基于社会媒体与资本需求的产物,极大的契合当今的快消费文化。
Kpop的产生本身就是推出的一种“快消产品”,引导流行和吸引眼球也是“快消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它需要不断的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去发掘流行趋势(包括但不限于时尚,设计,数字媒体运用等)并投入运用,最终促成“Kpop”凭借“视觉博弈”而被成功“消费”。
所以,从Kpop中获取信息,分析流行趋势,对于学设计的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讨巧行为。
但抛开这些来纵观所有,任何圈子何尝就没有可以凭借自己来研究和紧扣当下流行趋势,创新推出产品,革新视觉的人呢。
在万事万物发展迭代快速的今天,每个领域都无时不刻的在紧扣着当下的热点来提高本体的竞争力,每个圈子都有审美和视觉风格做的很“前卫”的团队,他们之于正在学习这个行业的我们,他们的“设计嗅觉”一定是走在前面的。
分享本期的目的是推荐大家——可以尝试从自己的喜欢的圈子里,从它们呈现的视觉风格中去猜测当今的流行风格,我们可以进步的很慢,但是保持你的设计嗅觉是很有必要的。
写在后面:
这是一篇拖沓了两年才发布的文章,所以之于我提到的内容或许就今天来说已经大众化甚至不是当今最流行了。但我的本意是想从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些发现生活中“设计”与“流行设计风格”的方法。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尝试在阅读完的最后,猜测一下“谁”会是下一个流行的设计/视觉风格。(当年做完做个调研我就猜测下一个流行的是“千禧风格”,因为那会儿韩团new jeans的势头如火如荼,走的风格就是千禧风格,但视觉呈现中依旧带有一定酸性设计的特征在里面,但是也算我猜对了。)
最后,本文大部分是基于自我的了解与后期理论调研结合后的“主/客观参半”的产物,本意是推出结尾“延长设计嗅觉”的自我总结式“方法论”,容纳任何认同与反驳。
![](/__local/D/79/CF/2925F0645D1CD861488E152D808_3DEE6921_8670.png)
视觉传达2020级学生
多面性格人 摇摆不定体
热爱文字 喜欢写东西 喜欢音乐 喜欢这也喜欢那
“不会设计”
That is All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
“云端看世界”是由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展览与推广中心发起,并热情邀请那些热衷于分享优质艺术、设计资源的朋友共同合力推出的线上项目。每期将会有一位推介人精心为大家呈现有趣且极具品质的学习干货。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坚持采用更具现代气质和前沿理念的教育方式,全力以赴打造突破界限、无校界的多重学习环境,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创性地构筑了一条充满活力与无限可能的探索世界的能量通道。
征稿须知👉云端看世界 | 征稿啦!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