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教师培训工作坊02期:文本的解读与转译

2022/05/16



图片


学科平台组教师培训工作坊第二期邀请到吴思睿老师,她从文学与建筑空间的讲解开始,引导大家思考建筑与艺术、文学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通过美秀美术馆这类以文学作品为灵感建构的建筑空间为案例,引申出从文本的解读到空间的转译,继而思考文本与其中提炼出的概念进行空间搭建之间的关联。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不是艺术,艺术也不是建筑,尽管两者似乎正在相互趋近。我会认为这并非时尚或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只是两个领域对传统任务的一种回应。完全有可能会形成第三种综合的领域,对此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名称,它也有可能试图重塑现实。”  

——阿龙·别茨基


图片

左图: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右图:地方之谜,魏春雨、杨重庆,2018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涉及建筑理论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艺术还是建筑,都是人们认识并创造世界的方式。建筑师和艺术家虽然有不同的话语系统,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哲学思潮、艺术风尚的相互影响,建筑师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遵循一些共同的原理和工作方法。


图片

阿尔多·罗西《类比城市》1976年威尼斯双年展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在1976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作品《类比城市》,就在一个平面中展示了40个不同时空的要素。他利用版画与印刷的重复性与叠加性,对同一底稿进行多次拼接、上色与整合,图像的制作周期甚至长于建筑本身。画中空间与实际项目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形成超越现实的综合图像系统。此时,绘画摆脱“建筑表现” 的单一性,转而独立为兼具技术、符号与意义的艺术作品。


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建筑在文学中获得永恒的意义,文学作品也为建筑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和一种理想的建筑,人们往往将建筑歌颂为诗性的建筑、诗意的建筑。


图片

图片

黄云皓《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


建筑师黄云皓致力于中国园林建筑的研究,他在建筑图解《红楼梦》的研究中,将空间形态以辅助塑造角色的命运,揭示《红楼梦》的主旨及大观园的象征意义,借此来帮助读者在阅读原著时能更清晰直观正确地了解原著中的建筑含义。



图片



又如位于日本京都市的金阁寺,在1956年以后就存在两个金阁寺,一个是文学的,即三岛由纪夫根据僧徒因嫉妒金阁寺之美而将其付诸一炬的真实故事写就的小说《金阁寺》。另一个是建筑的,是在其原址上重新修建的新金阁寺。


图片

图片


日本甲贺市的美秀美术馆,是建筑师贝聿铭依据陶渊明《桃花源记》建造的一座远离都市的桃花源,避世隐遁。建筑实体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是一个理想的画面。


图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图片


贝聿铭加以运用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的条件,形成一条隧道,描绘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景象。当人们穿过美丽弧线的隧道,跨越山谷的吊桥,即可抵达美术馆的入口。在进入正庭之后可以到眺望窗外的群山,完美地体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不见的城市》描绘了五十五个形形色色、风格迥异的城市,这些概念城市都建立在想象之上的,以形而上的轻盈之态存在着。作者赋予了每座虚构的城市以灵性和生命,透过轻灵的文字构造向读者传达了隐蔽的人性。这是一本绝佳的可进行文本转译成空间建筑的文学作品。


图片


文本的解读可以从文本的结构与空间,以及文本的内涵与空间开始进行。文本描述的地点和时间特性决定着文本解读的方向,即场所。场所是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 “环境的特性”。场所会有一种特性或“气氛”,它是定性的,“整体的”现象。


场所的结构是以 “地景”与“聚落”来描述结论的,包含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并以“空间”和“特性”的分类加以分析。空间的要素包括尺度与比例、空间中的韵律、质感效果、以及空间中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同时,结合感官上体验和情感上感受的特性,即可透过这些要素的思考和规划提取出可进行空间搭建的概念。


图片


当大家在阅读《看不见的城市》时会产生什么的思考和探讨,又会对文字描述的城市有什么样的想象呢?让我们期待教师团队可能搭建出的“看不见的城市”吧!